刘大师傅倒吸一口凉气:“切除?!这…这…”
“对于追求极致的完美丹药,有何不可?”凌皓反问,“总比让杂质均匀分布在丹内,被修士服下要好。”
钱长老缓缓点头:“有道理…断肢尚可续接,切除一点丹渣,换取完美品质,值得!”
凌皓总结道:“综上所述,科学丹法追求零杂质、药效纯粹、副作用无,并非一句空话,而是通过这一整套环环相扣、精益求精的技术体系来实现的。它追求的,是绝对的掌控力,从混沌中提炼秩序,从粗糙中锻造完美。”
他拿起那颗无纹蕴灵丹:“这颗丹药,没有丹纹,不是因为它的能量结构不完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内部能量结构过于完美、均匀、稳定,以至于没有足够的应力差来形成可见的丹纹异象。它的完美,是内敛的,是深藏的。”
“这,或许就是祖师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吧。”
一番话,听得钱长老和刘大师傅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丹道前所未有的广阔未来!
原来炼丹,可以如此精深!如此严谨!如此…科学!
“系统!这才是真正的系统丹法!”刘大师傅激动道,“老夫以往所知,不过是皮毛耳!凌大师,这研习社,老夫第一个报名!从头学起!”
钱长老也抚须笑道:“老夫这长老之位,看来得让贤给年轻人喽!凌小子,丹堂未来,就交给你了!放心大胆地去干!老夫和整个丹堂,都是你的后盾!”
得到了最高层的全力支持,凌皓心中一定。他知道,改革的列车,终于可以全速前进了。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灵溪宗丹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学习氛围中。
研习社正式成立,凌皓任社长,钱长老和刘大师傅任荣誉副社长。报名者几乎涵盖了丹堂九成以上的丹师,就连许多之前孙长老一系的人,也厚着脸皮跑来报名,生怕被时代抛弃。
凌皓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表,从最基础的《能量学入门》、《材料理化性质》、《反应动力学基础》开始讲起。他深入浅出,用大量炼丹实例进行类比,让这些习惯了经验主义的丹师们,逐渐开始接受定量思维和系统思维。
他还组织人手,开始大规模改造丹房。
传统的丹炉被加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连接到新一代的“丹控系统”上。
专门的“原料预处理工坊”建立起来,里面是各种奇怪的设备:灵能离心机、超声波清洗器、低温破碎仪、精密萃取装置…
甚至还有一个“分析检测中心”,里面摆放着数台凌皓赶工出来的简化版“丹析仪”,用于日常质检和实验分析。
整个丹堂,画风突变,从一个充满古典药香的地方,开始向着一个现代化实验室综合体演变。
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第一批采用新式方法炼制的普通丹药出炉后,经过丹析仪检测,纯度普遍达到了85%以上,杂质含量低于15%!虽然还远不如凌皓亲手炼制的,但相比之前,已是巨大的飞跃!
服用这些丹药的弟子们反馈更是热烈!
“这新版的蕴灵丹!效果比以前强了三成不止!而且吃完之后完全没有那种燥热感和丹毒沉积的滞涩感!”“这辟谷丹!一颗能顶五天!而且口感还好多了!”“还有这疗伤散!见效更快,伤口愈合后连疤都淡了很多!”
口碑迅速发酵,科学丹法炼制的丹药瞬间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
丹师们的热情更高了,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技艺进步带来的成果,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
当然,问题也很多。新设备操作不熟练,理论理解不透彻,经常闹出笑话。
比如有丹师设定温度时看错了小数点,把“198度”设成了“1980度”,结果差点把预处理工坊给炸了…还有丹师试图用“色谱柱”分离药液,结果因为压力没控制好,喷了旁边人一身…更有丹师沉迷于分析数据,对着丹析仪打印出来的图谱能看一整天,嘴里念叨着“这个峰形不太对”“那个杂峰是哪来的”…
整个丹堂,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和学习的热情。
凌皓看着这一切,欣慰不已。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正在茁壮成长。
这一日,他正在给研习社的高级班讲解《催化剂的筛选与设计原理》,一名弟子匆匆跑来,递上一份玉简。
“凌师,宗门外事堂送来消息,说是…青岚宗派了使者前来,指名要见您。”
“青岚宗?”凌皓眉头微挑。这是附近另一个实力不俗的宗门,以炼器着称,与灵溪宗关系不算密切,但也无甚冲突。他们来找自己做什么?
钱长老接过玉简,神识一扫,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凌小子,看来你的名声,传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啊。”钱长老将玉简递给凌皓,“青岚宗大长老的爱女,据说身患奇症,访遍名医皆束手无策。不知从哪听说了你炼出丹纹还魂丹、精通医道之事,特意派人前来…求医问药。”
“求医?”凌皓一愣,随即笑了。
丹斗刚过,这医道…就要开张了?
看来,这“科学”二字,不仅要革新丹堂,还要在这修真界,掀起更大的风浪了。
他收起玉简,对那弟子道:“请使者稍候,我随后便到。”
正好,关于人体这座更精密的“反应炉”,他也有许多想法,需要实践来验证呢。
中医…不,科学医道,也是时候展现一下它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