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 > 第4章 压力变量需控制,密封材料待改进

第4章 压力变量需控制,密封材料待改进(1 / 2)

炸丹的焦糊味尚未完全散去,凌皓却已全身心沉浸在了对失败数据的分析中。对他而言,这次意外的能量失控并非事故,而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揭示了“丹控二号”系统隐藏的缺陷和优化的方向。

“响应延迟…1.3毫秒…”凌皓的手指在“丹控二号”的主控玉板上飞快滑动,调取着执行机构在事故发生前后的详细日志,“在地火功率急剧下调的指令发出后,执行机构的灵阀开启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滞后!这不是软件算法问题,是硬件机械惯性导致的!”

他眼神发亮,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还有这里!能量失控的瞬间,炉内压力峰值达到了标准值的178%!但我们的压力传感器预警阈值设置得太保守了,等到报警时,能量已经开始连锁溃败!”

“压力…是一个关键变量!传统炼丹几乎完全忽略了内部压力的精细控制!”凌皓猛地站起身,在丹室内踱步,思路越来越清晰,“不同的反应阶段,对压力的需求是不同的!提纯时需要适当负压促进杂质挥发;融合时需要稳定压力维持平衡;凝丹时更需要精确的梯度加压来塑造丹胚结构…”

钱长老和几个丹堂弟子听得云里雾里,但又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压力?炼丹还需要专门控制这个吗?不都是密封好了自然产生的压力吗?

“还有密封材料!”凌皓又指向丹炉的密封圈,“现有的密封材料弹性不足,耐压极限和响应速度都无法满足高频次、高精度的压力调控需求!在刚才的压力峰值下,虽然没炸炉,但密封界面肯定发生了微小的泄漏,导致了能量逸散和反应环境扰动!”

他越分析越深入,一个个问题被精准地揪了出来。传统的丹炉设计,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如此精细的动态压力控制需求!

“我们需要改进执行机构,降低响应延迟;需要加装更灵敏、量程更广的压力传感器;需要重新设计压力控制算法,实现主动式压力调节;还需要寻找或研制新型的、高弹性、高密封性、能快速响应的密封灵材!”

凌皓迅速列出了一长串需要改进的技术清单。

钱长老虽然听不懂那些技术细节,但“研制新型灵材”他听懂了!这可是丹堂…不,是整个炼器堂和材料学的领域啊!

“新型密封灵材?这个包在老夫身上!”钱长老拍着胸脯,立刻来了精神,“丹堂库房里就有不少从各地收集来的稀有灵胶、弹性灵矿样本!我这就去取来给师侄你试验!需要什么特性,尽管说!”

对于改善炼丹效率,钱长老现在是不遗余力。

很快,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被送到了凌皓的丹室:有千年树心分泌的琥珀色灵胶,弹性极佳但耐高温性差;有地底熔岩深处形成的多孔海棉石,透气性好但密封性不足;甚至还有某种水属性灵兽的筋膜,强韧且自带微弱活性,但处理起来极其麻烦…

凌皓立刻开始了材料测试。他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密封性、弹性、耐温性、响应速度测试装置,利用“丹控二号”进行数据采集。

“样本A,灵胶,弹性模量优秀,但150度以上开始软化,失效。”“样本b,海棉石,耐高温性好,但密封性评级仅d级,且脆性高。”“样本c,火浣纱,耐高温耐腐蚀,但弹性不足,无法满足动态压力密封需求。”“样本d,灵兽筋膜…咦?活性保持良好!响应速度极快!但强度不够,且不同批次的性能波动太大…”

一种种材料被测试,又一种种被否定。钱长老送来的样本虽多,但能满足凌皓苛刻要求的却一种都没有。

凌皓并不气馁,科学研究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他开始将不同材料进行复合试验,或者尝试用特殊符文进行加持处理。

就在凌皓沉迷于材料改进时,丹堂内关于他和“丹控二号”的传闻也越来越玄乎。

“听说了吗?凌皓师兄那个铁盒子,能把丹炉里看得一清二楚!连哪边热哪边凉都知道!”“何止!还能闻出药性到没到火候呢!”“昨天他炼淬体液,出了一锅极品!药力是咱们的三倍!”“不过好像也炸了一炉…但他居然还挺高兴?说是什么…拿到了关键数据?”“真是个怪人…”

这些传闻,像爪子一样挠着周霖的心。他一方面极度排斥凌皓那套“离经叛道”的东西,另一方面,身为一个丹师,又无法抑制地对那种“看得见、说得清”的控制力产生好奇。

尤其是那次炸丹后凌皓兴奋的样子,更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炸丹能有什么数据?难道失败还有什么价值不成?

这种纠结的心态下,周霖鬼使神差地,又一次悄悄来到了凌皓的丹室外,透过门缝向内窥视。

这一次,他正好看到凌皓在进行压力测试实验。

只见凌皓在一个特制的小型透明反应釜(用炼器手法临时加工的)里放入一些惰性材料,然后连接上改进后的执行机构和传感器。

“丹控二号”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的压力曲线和反应釜内部的能量模拟图。

“实验编号p-17,测试新型复合灵胶密封圈在阶跃压力下的响应和密封性能。”凌皓记录着,“开始加压,速率:每秒标准压力0.1。”

屏幕上的压力曲线开始平稳上升。

“压力达到设定值,保持。密封良好,无泄漏。”“现在,模拟凝丹压力脉冲,瞬时加压百分之五十,维持0.5秒后快速回落。”

执行机构动作!

嘭!一声轻微的闷响从反应釜传出!虽然声音不大,但周霖清楚地看到,那新型复合灵胶密封圈在压力冲击下猛地向外鼓胀了一下,虽然很快恢复,但屏幕上还是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压力泄漏波动!

“失败。”凌皓冷静地记录,“材料弹性余量不足,响应速度尚可,但抗瞬时冲击性能不达标,存在泄漏风险。建议尝试加入网状金属灵丝增强结构。”

周霖在外面看得目瞪口呆!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压力的变化和密封材料的响应!也第一次明白了,原来一次看似简单的“压力冲击”,背后竟然有如此多的讲究!原来密封不好,真的会导致能量泄漏和反应失败!

而凌皓那种面对失败毫不气馁、立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的态度,更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原来…失败真的可以不是终点?原来每一次失败,真的都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这种理性的、积极的、充满探索精神的态度,与他所熟悉的、那种一旦失败就归咎于“状态不佳”、“手感不对”的传统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霖的心,乱了。他发现自己一直坚守的某些东西,正在悄然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