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 > 第206章 伪造协议的终极审判

第206章 伪造协议的终极审判(1 / 2)

门开了。

一个穿着蓝布衫的男人被法警带了进来。他脚上沾着泥水,在地板上留下两道湿痕。他手里紧紧攥着半张烧焦的纸,边缘已经发黑卷曲。书记员接过时,指尖蹭到一点灰烬,下意识抖了抖手。

陈岸没动。他看了一眼那张焦纸,随即望向技术员。

“可以开始了吗?”

技术员点头,打开设备箱,取出电子显微镜的连接线,接入投影仪。屏幕一闪,画面变成黑白网格。

“准备好了。”

陈岸将密封袋里的协议样本递过去。技术员戴上手套,用镊子夹起纸张一角,小心放入检测口。

机器轻响一声,开始扫描。

法庭里很安静。周大海站在侧门边,双臂环抱胸前,目光锁定被告席。张建国低着头,手指在桌面上来回划动,仿佛在写字。

投影屏上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线条——那是纸张纤维的纹路,交错如网。

“放大左下角。”技术员说。

图像随之放大。那些纤维排列成规则的螺旋状,像是某种特殊工艺压印而成。

“这是1983年香港南洋造纸厂特有的纹路。”技术员说道,“全世界只有一台德国制造的老式造纸机能够产生这种效果。当年那台机器只为陈天豪的公司供货,从未对外出售。”

他调出另一幅图,是档案库中保存的样本比对图。两组纹路严丝合缝,完全重合。

“这张纸出自1983年8月第一周,编号hK-p0813。这批纸共三百张,全部用于陈天豪私人文件封存,未流入市场。”

旁听席传来一声轻吸气。

张建国猛地抬头:“不可能!这纸……是我从村里拿的!”

“那你得问赵有德是从哪拿的。”陈岸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辩护律师起身:“法官,这种比对属于间接证据,无法证明签字的具体时间与地点。”

“不是间接。”技术员打断他,“我们还有生产日志的扫描件。”

他从文件夹抽出一张打印纸,递给书记员。纸上是一份泛黄的工厂记录,盖着钢印,写着:

【1983年8月15日全天停电,生产线停工。所有成品纸张于8月16日入库封存,由保安队长签字确认。】

书记员将材料呈交法官。

法官看完,看向辩护律师:“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律师张了张嘴,最终沉默。

这时,那个穿蓝布衫的男人忽然开口:“我能说几句吗?”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他。

“我是‘海龙号’轮机舱副手,叫林三根。那天晚上我在船上值班,亲眼看见马明远带人往货舱搬箱子。里面全是这种纸,还有几瓶防腐剂。他们说是‘重要合同材料’,不让碰。”

他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交给书记员。

照片拍的是一间仓库,角落堆着几个木箱,箱上有模糊标签,写着以“hK-p”开头的编号。

技术员看了一眼:“和刚才的编号一致。”

陈岸按下声呐仪的播放键。

录音响起。

背景是海浪声,夹杂着模糊的人语。

一个低沉的声音说:“……必须让张建国顶罪。”

停顿两秒。

“他胆子小,一吓就签。事后没人会信他的话。”

全场寂静。

张建国整个人僵住,脸色逐渐发白。

“这声音……”法官问,“是谁?”

“陈天豪。”陈岸答,“二十年前,他在‘海龙号’上录下的指令。那天台风将至,无线通讯中断,只有船内录音系统仍在运行。我父亲悄悄保存了这段录音。”

他把声呐仪放在桌上,屏幕显示波形图,正在进行语音比对。

技术员补充:“刚完成声纹匹配,与已知陈天豪语音样本相似度达百分之九十七点六。误差范围内,可认定为同一人。”

张建国突然站起,椅子被撞倒在地。

“你们早就串通好了是不是?”他吼道,“这些证据都是假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顶罪!我只是按流程办事!”

“流程?”陈小满忽然开口。

她从后排走上前,手中算盘啪地一声落在原告席上。

“你签协议那天是八月十五。那天风速十四级,浪高九米,连灯塔都熄了。你告诉我,你在哪儿办的流程?海上签字?还是海底开会?”

她拨动算盘,珠子清脆响了三下。

“气象局记录、渔船回港登记、雷达信号异常时间,全都对得上。你说那天风平浪静,那你是不是也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

旁听席有人低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