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祭品,先锋军屠城(1 / 2)

东夏国此时已经在崩溃当中。

对于偏远地区的掌控力已经成为负数。

因为偏远地区的人正在造反,东夏对他们的剥削已经不是残忍能形容的了。

简直就是让他们去死,还要倒贴钱。

征召士兵已经变成了强制的行为,路上抓到人就拉去军队。

对于普通百姓牵牛抢马已经是常态。

女人卖的太多,连野人都不收了。

全国烽烟四起,虽然王庭还在,却已经是名存实亡。

乌巴兰亦是如此,作为东夏国重要的产粮地,居然因为战事吃紧,连守卫的军队都调离了。

而且越富庶的地方,收到的剥削也越严重。

东夏说是一个国家,其实依旧沿用游牧民族的管理模式。

从中原抄作业没有抄清楚,整了一个四不像。

平时各个地区施行自治,畏惧中央王庭的军事力量,每年按时上缴赋税。

实际上还是部族氏的社会结构,当中央势力衰弱的时候,来的不是勤王的大军,而是想谋逆的反贼。

为了突袭乌巴兰。

宁盛一路急行,路过的牧民全被当npc刷了。

牛羊也成为了口粮。

因为宰杀太耗时间,先锋军只砍下牲口的四肢带走,躯干全部丢弃。

三天的时间真让宁盛赶到了乌巴兰。

十万大军围城,人口锐减的乌巴兰此刻守军不足一万。

而且地处平原,需要守卫四座城门,这如何能守住。

宁盛下令全军休整,把所有的粮食全部拿出来吃掉。

劝降的书信已经让人射入城中,如果守城将领不识抬举,破城之后宁盛不介意杀光他们。

只有九万人的先锋军,没有足够的人手分兵。

这里也不值得宁盛派人看管,不投降就杀了省事。

宁盛并不想浪费有生力量在这座城市,如果对方开城投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事情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

直到第二天。

乌巴兰依旧没有给予回复。

宁盛也不可能在等下去了,今天的早饭消耗完了先锋军最后的粮食。

晚上拿不下乌巴兰,全军就要饿肚子。

乌巴兰的守军没有和秦军作战的经验,只在传闻的只言片语中听说过黑甲军的可怕。

所以他们认为秦军和黑甲军一样,对异族都是赶尽杀绝。

投降与不投降都是一个下场。

既然如此,不如拼个你死我活。

绝望之下,连城内的百姓都自发的加入守城的队伍之中。

而宁盛完全不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只是异常恼火乌巴兰的抵抗。

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头已经说明一切。

从牧民口中获得的情报知道,乌巴兰的守军不过万,这些人都是城中的百姓。

百姓参加守城,说明乌巴兰已经做了玉石俱焚的决定。

火冒三丈的宁盛不怀疑自己能攻下乌巴兰。

他担心的是对方在破城之后烧掉粮食。

到时候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没有准备攻城器械,这是宁盛最大的硬伤。

不过没关系,乌巴兰的城墙十分低矮。

仅有三米多的高度。

这里地处平原,建城所用的材料都是粘土夯制的土砖。

如果有黑甲军的火炮,这里连一轮炮击都挡不住。

真是可惜!

虽然没有火炮和攻城梯,但是宁盛有大量的钩索。

学院生产的强弩十分强力,对只有皮甲的守军,一射一个不吱声。

这是专门为秦军研制的军弩,秦军体质不如黑甲军,拉不动黑甲军的强弓。

所以巴图向书院定制了这批军弩,威力也十分可观,只要不是重甲,都无法抵御带着破甲头的弩箭。

乌巴兰的攻城战打响了。

一人双马的原因除了赶路,还有一个就是负甲。

穿上盔甲的先锋军摇身一变,直接成了重甲步兵。

因为战马没有配甲,无法像真正的重骑兵一样无视弓箭的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