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尘紧贴着空腔内壁的阴影,缓缓向下方的暗金晶化区域移动。“渊瞳”全力运转,如同最精密的扫描阵列,将下方那片历经焚灭与凝固之地的一切细节,尽数捕捉、分析,汇入高速运转的信息模型之中。
这片区域远比从上方俯瞰时更加惊心动魄。
巨大的暗金色琉璃状物质构成了主体,那是极致高温与力量瞬间爆发后又急速冷却的产物,表面光滑如镜,却又布满了无数细密复杂的、如同血脉经络般的暗色纹路。这些纹路并非裂痕,而是能量最终流动轨迹的固化印记,其中一些较深的纹路深处,依旧隐隐流淌着微弱的、令人心悸的能量余晖。
在这些暗金琉璃体的表面和内部缝隙中,随处可见那些令人不安的暗红血痂结晶。它们如同附着在巨兽骸骨上的诡异藤壶,大小不一,疏密不定,无声地汲取着琉璃体中残存的悲怆余烬能量。一些较大的结晶簇甚至已经深深嵌入琉璃体内部,如同寄生其上的毒瘤。
整个区域弥漫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气息:深沉厚重的悲怆与释然、冰冷不屈的镇岳阵意、炽热牺牲的净化余温——这三者交融,形成了那稳定而清晰的“余烬旋律”主体;但同时,又混杂着血痂结晶带来的污秽、邪异与贪婪的汲取意味,以及一种……更加古老、更加隐晦的、仿佛源自这片大地极深之处的破碎与死寂。
“渊瞳”的重点扫描着暗金琉璃体的核心区域——那片纹路最密集、能量反应(尽管极其微弱)最集中的地方。
模型很快锁定了一处:位于晶化区域中央偏西侧的一个相对平坦的洼地。那里的琉璃体颜色最深,近乎暗黑,表面的纹路复杂得如同古老的符篆,丝丝缕缕极其精纯的悲怆与守护意志,正从那里缓缓散发出来,成为整个“余烬旋律”最强有力的源头。
那里,很可能就是王海最终意志与石像阵意、钥匙核心力量最终交融湮灭的“零点”,也是这片余烬之地最核心、最精华所在。
然而,就在那核心洼地的边缘,一丛格外巨大、颜色也格外深邃暗红的血痂结晶,如同狰狞的冠冕般生长着,其核心的搏动点明显比其他结晶更大、更活跃,散发出的邪异吸力波动也更强。它如同一个贪婪的守卫,牢牢霸占着最好的位置,汲取着最精纯的余烬本源。
想要安全接触核心,几乎不可能绕过它。
晶尘的移动停了下来,悬浮在距离核心洼地尚有一段垂直距离的上方阴影中。
信息模型开始疯狂计算各种方案:【方案A:强行突破,利用无形之膜极致滑脱特性冲过结晶封锁,直接接触核心。成功率12.7%,暴露风险98.3%,可能引发大面积结晶暴动。】【方案b:远程共鸣,尝试调整自身波动频率,与核心余烬产生远程共振,引导能量汇聚。成功率41.5%,但汇聚能量可能同时被周边结晶汲取,效率低下,且存在未知干扰风险。】【方案c:清除障碍,寻找方法破坏或暂时抑制那丛最大结晶。需分析结晶弱点……计算中……】【方案d:迂回渗透,从晶化区域底部或侧下方寻找可能存在的、未被结晶覆盖的接触点。扫描中……】
就在模型全力计算最优解时,“渊瞳”的广角扫描模态,捕捉到了来自侧上方远处岩壁的一点……极其微弱的异常。
那似乎是一小片血痂结晶群,它们原本缓慢的汲取速率,突然出现了一个极不自然的……短暂飙升?随后又迅速恢复正常。
紧接着,更远处另一片较小的结晶,也出现了类似的、幅度更小的异常波动。
这种波动……仿佛是在……传递某种信号?
虽然无法解析信号内容,但模型立刻将此现象标记为高度关注事项,并修正了对血痂结晶威胁的评估——它们很可能存在某种初级的、基于规则波动的信息传递网络!
必须加快行动!
也就在这时,模型对方案c和d的计算有了初步结果。【方案c:结晶结构与余烬琉璃体深度结合,强行破坏极易引发不可预知的能量反冲或规则崩塌。暂未发现明显弱点。】【方案d:底部扫描完成。发现三处可能接触点,但均被中小型结晶覆盖,且位置刁钻,渗透过程暴露风险高于预期。】
似乎陷入了僵局。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停滞与计算中,晶尘核心深处,那一点源自钥匙核心最后馈赠的、最精纯的净化本源与守护意志,在如此接近同类余烬源头的环境下,似乎……自行活跃了一丝。
它并未产生能量波动,却散发出一种极其细微的、源自本能的……“渴望”与“悲伤”的意念碎片。这碎片融入了信息流,被“渊瞳”捕捉到。
几乎是同时,下方那核心洼地的余烬本源,似乎也产生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共鸣,其散发出的悲怆旋律,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而微弱的强化脉冲。
这个脉冲,如同黑暗中一盏突然亮起又迅速熄灭的灯。
虽然短暂,却让全力运转的“渊瞳”和信息模型,捕捉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模型立刻调整扫描焦点,对准了脉冲传来的核心洼地底部——那片暗黑琉璃体的最深处!
数据分析结果令人震惊:【检测到超高浓度“守护”、“牺牲”、“净化”规则印记固化层!】【其内部存在极微量、但位阶极高的“活性本源物质”!】【该物质正被上方血痂结晶缓慢汲取,但因其位阶过高,结晶汲取效率极低,大部分能量散失。】【建议:直接穿透琉璃体表层,接触该活性本源物质进行吸收,效率最高,风险相对可控(需规避结晶直接干扰)。】
新的方案出现了!方案E:晶析源质!
不再试图接触整个核心区域,而是像用吸管喝水一样,直接穿透到“水瓶”的最底部,汲取那最精华的、尚未被污染稀释的部分!
“渊瞳”瞬间锁定了脉冲传来的确切位置——就在那丛最大血痂结晶正下方约三分之二寸处,一块看似与其他琉璃体无异的区域下方!
行动方案瞬间生成:【路径:垂直向下,直线穿透至目标点。】【手法:无形之膜极致锋锐化、同频化,模拟余烬琉璃体深层规则结构,进行最小扰动穿透。吸收过程需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减少能量外泄。】【风险:穿透瞬间可能引发上方结晶警觉。吸收时可能产生微量能量涟漪。】
没有时间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