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主动地、毫无防御地,携带着这个“悖论模型”,如同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地冲入了那秩序洪流蔓延最为剧烈的区域——正是“逻辑基石”(如今的秩序节点)与多个“静默之卵”共鸣交织的核心地带!
他们的闯入,如同在绝对纯白的画布上,滴入了一滴蕴含所有色彩的、不断变幻的奇异墨点。
那极致的秩序之力,本能地试图“优化”和“同化”这个不和谐的“悖论模型”。然而,这个模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矛盾的统一体,其内在的不可定义性,使得秩序之力无从下手,如同试图用手抓住流水,用公式描述爱情。
更奇妙的是,当这“悖论模型”与秩序之力深度接触时,模型内部那源于“源初之弦”的、包容一切可能性的本质,开始如同最精密的试剂,敏锐地探测并显影出了那潜藏在秩序洪流深处的、属于“秩序阴影”理念场的、那丝非自然的冰冷“印记”!
星辰与莉娜,没有进行任何攻击性的“干涉”。他们只是在“展示”,用自身这活生生的“悖论”,向这片区域,也向那可能仍在注视的“虚空漫游者”,证明着秩序洪流并非完全“自然”!证明着那导致宇宙多样性快速消亡的“加速”背后,有着外部意志的影子!
他们如同在演奏一曲无声的“净化之舞”,以自身的存在为证据,洗涤着被污染的演化环境。
第四节:洪流的凝滞与未知的回响
效果,立竿见影!
那汹涌的秩序洪流,在接触到这无法被同化、反而揭示出自身“非纯自然”特质的“悖论模型”后,出现了明显的凝滞!其蔓延速度显着减缓,那冰冷的优化之力仿佛遇到了某种无法理解的逻辑障碍,变得迟疑、混乱。
更重要的是,那些作为源头的“静默之卵”,其内部那纯粹的“优化逻辑”,似乎也因这外来的、“不合理”的悖论变量的介入,而产生了短暂的运算紊乱。它们那恒定的秩序辐射,出现了细微的、不稳定的波动。
“逻辑基石”所化的秩序节点,那完美冰冷的光芒,也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闪烁,仿佛某种被压抑至深的、属于过去的残响,在悖论的刺激下,发出了微弱到极致的悸动。
星辰与莉娜的赌注,似乎起了作用!他们成功地“揭示”了问题,而非“干涉”进程!
然而,他们也付出了代价。置身于秩序洪流的中心,维持那极度不稳定的“悖论模型”,对他们本就虚弱的存在是巨大的消耗。【存在稳定性:19%……濒临临界!】他们如同在风暴中燃烧自己的蜡烛,光芒摇曳,随时可能熄灭。
就在这时,那道来自“虚空漫游者”的意念,再次降临。但这一次,不再是警告,而是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与沉默。
它没有认可,也没有否定。
它只是在“看”。
看着那在秩序洪流中艰难维持的悖论之光,
看着那因悖论介入而凝滞、紊乱的秩序演化,
看着这个宇宙,在内外压力的极限挤压下,究竟会走向何方。
星辰与莉娜,在这绝对的寂静与注视下,坚守着那一点微弱的、代表着“可能性”的悖论星火,等待着最终的……裁决,或是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