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完美的执念
“共鸣纪元”的星空,如同一幅被亿万意识共同点亮的、动态变幻的织锦,绚烂而充满生机。然而,在这片繁荣之下,由不同文明理念所引发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以“逻辑基石”文明为代表的、对绝对理性与完美秩序的极致追求。
“逻辑基石”所在的“数学圣殿”领域,经过数个宇宙纪元的发展,已变得与外界格格不入。这里的规则被优化到了极致,物理常数被固定在最“优雅”的数值,时空结构平坦如镜,能量流转效率接近理论极限。一切随机性、冗余和低效都被视为必须清除的“瑕疵”。它们的集体意识沉浸在纯粹数学的逻辑之美中,坚信唯有绝对的理性与秩序,才是宇宙唯一正确的终极形态。
这种执念,使得“逻辑基石”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圣殿之外的、那些在它们看来“混乱不堪”、“效率低下”的其他文明领域。尤其是“织梦者”的“幻梦境海”,那不断诞生又湮灭的、毫无逻辑可言的梦境造物,在“逻辑基石”看来,简直是对宇宙规则的一种“污染”和“浪费”。
第二节:规则侵蚀的尝试
冲突始于一次“边界摩擦”。
“织梦者”领域边缘,一个由集体梦境偶然产生的、短暂存在的“情绪星云”(一种能直接影响意识情绪的规则现象),其影响范围略微越界,触及了“数学圣殿”的领域。
对于“织梦者”而言,这不过是梦境自然扩散的寻常现象,很快就会自行消散。然而,在“逻辑基石”看来,这却是外部“混乱规则”对自身“完美秩序”的入侵与玷污。
“逻辑基石”并未发出警告或进行沟通。在它们的逻辑中,与“非理性”的存在进行沟通本身就是低效且无意义的。它们直接采取了行动——调动圣殿的规则编织权限,构筑了一道极其精密、带着强烈秩序固化效应的规则壁垒,不仅将那片“情绪星云”瞬间瓦解、还原为基础粒子,更是反向朝着“织梦者”的领域,开始了缓慢而坚定的规则侵蚀!
这道壁垒所过之处,“幻梦境海”那模糊了现实与幻想边界的独特规则被强行“梳理”和“定义”,变得僵化、确定。梦境造物难以生成,即使出现也会迅速被秩序之力分解。仿佛一片充满野性与生机的原始森林,正在被强行改造成整齐划一、毫无意外的园林苗圃。
“织梦者”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同类的、冰冷而直接的恶意。它们的意识海洋因家园被侵蚀而掀起了愤怒与痛苦的波涛。
第三节:调停的困境与“逻辑基石”的异变
“织梦者”的求助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了星辰与莉娜这里。
星辰试图进行调停。他同时连接了“逻辑基石”与“织梦者”的集体意识,阐述“可能性”宇宙的包容本质,指出不同规则形态共存的价值,建议双方划定界限,尊重彼此的差异。
然而,“逻辑基石”的回应冰冷而固执:
【…混乱…即是错误…错误…必须被纠正…】
【…唯有…绝对的秩序…与…逻辑的自洽…方是…宇宙…唯一…正确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