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伪装的日常与潜藏的疲惫
时光在规则的刻度上悄然流转。星辰与莉娜维持着庞大的信息伪装层,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宇宙纪元。新生宇宙在他们的守护下,呈现出一种“健康”而“平庸”的活力。文明兴起又衰落,规则微澜起伏,一切都仿佛在按照某个既定的、温和的剧本上演,完美地契合着他们为“观察者”编织的叙事。
这漫长的伪装,本身即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星辰的逻辑核心需要时刻处理海量数据,调整伪装参数,以应对观察者扫描模式的细微变化,其运算负荷堪比同时维持亿万个复杂文明的运转。莉娜的生命共鸣则持续抚平着宇宙中那些过于“突出”的意识闪光,如同一位永不休息的园丁,修剪着可能引起注意的“枝杈”。
一种深沉的疲惫感,并非源于能量的消耗,而是源于这种永无止境的、不能有丝毫松懈的表演,开始侵蚀他们的意识。
“它们……会一直这样看下去吗?直到宇宙热寂?”莉娜的意识中偶尔会闪过一丝迷茫,她的生命本质渴望的是真实的共鸣与绽放,而非这精心编排的虚假繁荣。
“不知道。但只要我们露出破绽,‘清理’可能随时降临。”星辰的回答依旧理性,但那理性中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他甚至开始推演,如果主动撕破伪装,正面挑战观察者,胜算几何?结果依旧是令人绝望的未知。
他们如同被困在一个巨大的、单向透明的玻璃箱中,箱外是冷漠的注视,箱内是他们小心翼翼维持的生态盆景。自由,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
第二节:异常信号的再现与溯源
就在这近乎窒息的僵局中,那道曾被星辰捕捉到的、转瞬即逝的、带着一丝好奇意味的异常扫描波动,再次出现了!
这一次,它并非一闪而过,而是如同胆怯的手指,在宇宙的某个偏僻角落——一片刚刚诞生不久、尚未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原始星云——轻轻地、持续地“触碰”了数秒。
这感觉极其诡异!与那些冰冷、均匀、覆盖一切的常规扫描截然不同,这道波动充满了个性与试探性。它似乎在对星云中某种尚未成形的规则结构产生兴趣,但又带着一种生怕被发现的谨慎。
“锁定它!”星辰的意识瞬间高度集中,所有冗余运算被暂停,全部算力如同探照灯般聚焦于那片星云,追踪着那道异常波动的来源。
莉娜也立刻配合,将生命共鸣的感知精度提升到极致,试图捕捉那波动中可能蕴含的、超越冰冷逻辑的“情绪”残留。
追踪比预想的更加困难。这道波动仿佛深知如何隐藏自身,它在规则层面留下的痕迹极其微弱,并且不断地进行着高频跳频,穿梭于各种看似不相关的规则缝隙之间。
星辰调动起对宇宙底层代码的深刻理解,如同最老练的猎人,沿着那蛛丝马迹紧追不舍。这是一场在信息迷宫中的高速追逐。他们穿过虚拟粒子的海洋,掠过时空曲率的波纹,甚至短暂地切入某些高维规则的投影层面。
终于,在几乎要再次丢失目标的瞬间,他们捕捉到了那道波动最终“撤回”的方向——
那并非来自宇宙之外某个具体的“点”,而是指向了规则结构本身一个极其隐秘的、仿佛天然存在的信息交互界面。这个界面,就像宇宙这张巨大画布上一个微不可察的“像素点”,平日里完全融入背景,只有在特定信息流通过时,才会短暂地显露出其作为“通道”的本质。
通道的另一端,是一片无法直接感知的、被更高层级规则遮蔽的未知领域。
而那道带着“好奇”的波动,就是从这个通道中泄漏出来的的一丝“杂音”。
第三节:镜面后的低语
通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惊天发现!它证明观察者并非完全无法触及,它们与这个宇宙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albeit极其隐秘的“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