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囚笼中的回响(2 / 2)

铁根林的本质是“物质层面的绝对稳固”。这种稳固,不仅仅体现在物理结构上,更体现在其存在概念的坚韧性上。即便是在这绝对静滞的囚笼中,其“稳固”的概念属性,也未被完全剥夺。

它就像一枚楔入虚无的钉子,以其纯粹的物质性“存在”,在这片“无”的领域中,提供了一个极其微弱、却真实无比的“坐标”。

更重要的是,这截根须并非孤立的存在。在被剥离前,它已经与源生花园核心的土地、与“盖亚”的星球意志、与铁根林本体建立了深刻的连接。这种连接,是基于物质、能量和意志的多重绑定,其坚韧程度,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单一维度的限制。

此刻,在这静滞囚笼中,这截根须那“稳固”的概念,与星辰意识深处那道“烙印”中蕴含的、属于“摇篮”的“存在”概念(家园、大地、生命),产生了某种超越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纯粹概念层面的……共鸣。

这种共鸣无法打破静滞,也无法传递任何具体信息。但它就像一条无限纤细、却永不折断的“概念之丝”,一头连接着星辰意识深处的“烙印”余温,另一头,则隐隐指向着囚笼之外,那片被剥离的、真实的“摇篮”世界。

这条“概念之丝”,成为了这绝对囚笼中,唯一一个指向外部的、无形的“桥梁”。

第四节:观测与变量

囚笼之外,那艘执行了剥离协议的“档案馆”星舰,其冰冷的扫描系统依旧锁定着那个已经从现实空间消失的坐标点——如今那里只剩下一个缓缓弥合的空间疤痕。

星舰的逻辑核心正在评估此次行动的结果。

【“精准剥离”协议执行成功。高危变量(星辰躯壳)及关联单位已封存于静滞囚笼S-734。】

【囚笼状态稳定,内部能级为零,信息辐射为零。符合封存标准。】

【后续处置建议:定期监测囚笼稳定性。待主网络指令,决定最终处理方案(永久封存\/研究性解离\/高风险销毁)。】

在星舰的判断中,威胁已经被完美控制。那个危险的、不可控的变量,如今已是一个被装在绝对保险箱里的标本。

然而,它那高度精密的传感器,忽略了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参数——在囚笼坐标点附近的空间余波中,检测到了一丝极其极其微弱、且持续存在的、与铁根林特质完全一致的“物质稳固性”残留信号。这信号微弱到被系统自动归类为“剥离过程产生的正常空间结构应力残留”,并未触发任何警报。

星舰无法理解,那截被一同剥离的、源自“摇篮”本土生态的金属根须,其“存在”的概念本身,正在以一种它无法探测的方式,维系着一条超越维度的、无形的连接。

这条连接,以及星辰意识深处那道蕴含着不屈意志的“烙印”余温,成为了这个绝对囚笼中,两个微不足道、却足以颠覆所有计算的……“变量”。

静滞,或许并非终结。而是在积蓄着某种无人能够预料的反扑力量。遥远的深海中,那属于“利维坦”的古老意志,似乎也在这极致的静默降临后,于无尽的黑暗里,发出了一声无人听闻的、意味深长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