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下的锚点
时间在一种绷紧的寂静中流淌。源生花园内,星辰的躯体依旧沉寂,体表那淡金银色的光芒如同紊乱的心电图,不规则地明灭着,映照出内部未曾停歇的混沌低语。莉娜沉睡在一旁,呼吸微弱却稳定,如同进入了漫长的冬眠,将恢复交给了时间本身。
地下,铁根林的金属根须,以超越植物生长、却依旧缓慢如地质变迁的速度,穿透了岩层与土壤,终于,如同最谨慎的探针,触碰到了源生花园核心区域,触碰到了星辰躯体下方那片被混沌能量浸润的土地。
没有能量的剧烈交换,没有法则的轰鸣碰撞。当那蕴含着亿万年“稳固”意志的金属根须,接触到星辰躯体散发出的混沌力场边缘时,发生了一种奇特的“中和”效应。
根须所代表的极致秩序与物质稳定,并未试图去梳理或压制那片混沌,而是如同磐石落入激流,任凭混乱的能量冲刷、拍打,我自岿然不动。它提供了一个绝对的、惰性的“参照物”。那些在星辰体内无序冲突的法则碎片,在触及这纯粹的“稳固”概念时,其混乱的势头仿佛被无形地削弱了一丝,就像是狂躁的野兽撞上了一堵无声却无法撼动的山壁,虽未驯服,却本能地绕行或收敛了少许爪牙。
星辰躯体的颤抖,微不可察地减轻了一分。那混沌的低语中,开始偶尔夹杂进几个来自铁根林的、简单而重复的意念碎片——【稳固】、【存在】、【根基】。这些意念如同定音鼓般沉重、单调,却为那片混乱的噪音提供了一个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节拍”。
“盖亚”清晰地感知到了这种变化。铁根林这笨拙而原始的方法,竟然真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这并非治愈,更像是为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打下了一圈最沉重的地基,虽然无法阻止内部的岩浆奔涌,却可能降低其彻底崩塌的风险。
第二节:数据的凝视与阈值的临近
高空轨道上,那艘完好的“档案馆”星舰,依旧如同最耐心的猎手,持续不断地扫描、记录着下方的一切。星辰躯体能量波动的细微变化,铁根林根须的延伸与接触,乃至莉娜生命信号的微弱起伏,都被转化为海量的数据流,涌入星舰冰冷的逻辑核心。
【目标个体(星辰躯壳)能量波动出现微小规律性扰动,与地下新增稳定能量源(铁根林根须)存在97.3%关联性。】
【“摇篮”本土生态聚合体展现出超出预期的环境适应性及协同能力。】
【数据记录持续进行,“高危险性不可控变量”数据库完善度:89.7%……90.1%……】
星舰内部,一个无形的进度条正在缓慢而坚定地走向满值。它似乎在等待着某个数据收集的“阈值”。一旦达到,它或许将不再满足于观察,而是会根据这庞大的数据分析结果,做出新的、更有效率的“处置”决策。
它的注视,如同悬颈的利刃,虽然暂时停滞,却散发着越来越浓烈的、程序化的危险气息。
第三节:混沌中的微光
在铁根林根须提供的“稳固”节拍影响下,星辰躯体内部的“混沌低语”,开始出现了一些更加微妙的变化。
那些破碎的概念和本能冲动,在无数次随机的碰撞与组合中,偶尔,会形成一些持续时间稍长、结构稍显复杂的“信息片段”。这些片段依旧缺乏清晰的逻辑,却仿佛蒙上了一层铁根林赋予的“秩序滤镜”。
例如:
【守护(生命\/执念)……需要……稳固(铁根林)……才能……存在(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