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古老的智慧
在星辰强行开辟的“纯净航道”中,与那深海菌毯群落的意念连接稳定而清晰。这股意念古老、缓慢,如同海底缓慢移动的地壳,承载着亿万年的记忆。它并非高智慧的意识,更像是一部活着的、关于海洋生态的“百科全书”。
通过它,星辰“看到”了海洋鼎盛时期的壮丽景象——绚烂的珊瑚森林覆盖大陆架,发光的鱼群如同流动的星河,庞然巨物在幽暗的深海中悠然巡游。他也“感受”到了“看守者”的规则如同冰冷的网,如何一点点勒紧海洋的生机,抽走其能量,让繁华凋零,只剩下这些依靠极端环境苟延残喘的古老群落。
更重要的是,菌毯意念中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属于海洋的“能量稀释与重构”智慧。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和净化器,它通过无尽的流动、复杂的洋流系统和庞大的水体体积,天然地具备稀释、转化、乃至湮灭各种“异物”和“污染”的能力,只要这污染不是压倒性的。
这股意念如同一把钥匙,为星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意识到,对抗“档案馆”那种无处不在的数据浸染,或许不应该依靠硬碰硬的能量覆盖,而是应该学习海洋本身的方式——引导、稀释、转化。
他开始尝试调整自身与海洋环境的互动模式。不再仅仅是将陆地的秩序生硬地延伸过来,而是引导网络能量,模拟洋流的韵律,构建一种更加流动、更具包容性的“海洋子网络”。这个子网络不再追求绝对的秩序稳定,而是注重能量的循环流动与信息的自然扩散,如同在海洋中建立一条条无形的、却能引导能量和信息按照特定路径运转的“洋流通道”。
第二节:数据的退潮
当星辰开始实践这种源自海洋智慧的新策略时,效果立竿见影。
那些原本如同背景噪音般无处不在的数据谐波,在接触到这种模拟洋流运行的、动态变化的能量网络时,其稳定的“标记”和“记录”功能受到了严重干扰。流动的能量会自然地将这些谐波携带、分散到更广阔的海域,使其浓度大幅降低,难以再形成有效的、高精度的监控。
同时,星辰构建的“洋流通道”本身,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筛选和过滤能力。它们会优先允许那些符合海洋自然韵律和生命波动的信息通过,而对于“档案馆”那种冰冷的、规律性过强的数据谐波,则会因其“不自然”而产生排斥和阻滞。
这就像在浑浊的河水中建立了一套活水循环系统,虽然无法完全清除水中的泥沙,却能通过流动和沉淀,让水质变得清澈许多。
“档案馆”那全景式的数据浸染策略,在海洋这片新战场上,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挫败。它发现,随着星辰海洋子网络的初步成型和扩散,它在近海区域能够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质量正在急剧下降,大量数据变得模糊、失真,甚至被“污染”上了海洋本身的生态信息背景。
继续维持这种高强度的、大范围的数据浸染,其投入产出比已经变得极不划算。
第三节:利维坦的苏醒
然而,就在星辰初步遏制住“档案馆”的数据潮汐,并开始稳步推进海洋子网络建设时,一个更加古老、更加庞大的存在,被他与海洋深度互动所引发的能量涟漪,从极深的沉睡中……惊醒了。
那是在远离大陆架的、马里亚纳级别的海渊最深处。一片连“看守者”的规则都未曾完全覆盖的、绝对黑暗与高压的领域。
起初,只是一丝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震动,通过地壳和海水,传递到了星辰的网络。紧接着,一股庞大到令人灵魂战栗的意志,如同从万古长夜中睁开的眼睛,缓缓扫过整片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