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脚下这片大陆如同一个布满伤痕的巨人躯体,地脉能量如同衰竭的血管,在某些区域艰难地流淌,在更多区域则已彻底枯竭凝固。他“看”到远方那些曾经被“看守者”重点控制的区域,规则崩溃后留下的能量空洞如同溃烂的伤口,仍在不断吞噬着周围残存的生命力。他也“看”到了一些极其隐蔽的、散发着微弱却顽强生命波动的“绿洲”——那或许是类似之前地下菌林一样的、侥幸残存的生态孤岛!
这种视野宏大而模糊,充满了各种难以理解的信息洪流和源自星球本身的痛苦烙印,但却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指引!他终于可以摆脱盲人摸象般的困境,从整体上规划网络的扩张路径,优先修复关键的能量脉络,连接那些残存的生机点!
他指引着外部网络的根须,如同一位高明的医生,精准地避开那些危险的能量空洞,优先沿着尚有活力的地脉残骸延伸,并向着最近的一个、感知中生命波动相对较强的“绿洲”方向,稳步推进。
修复世界的蓝图,第一次在他心中变得如此清晰。
第四节:静默的阴影
然而,就在星辰沉浸于这全新视野带来的振奋,并指挥着网络根须向着第一个“绿洲”目标稳步前进时,一种极其隐晦、却带着明确“标记”意味的冰冷波动,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附着在了他刚刚建立的一个外部节点之上!
这波动并非攻击,也非数据入侵,更像是一种……“信标”?或者说,是一个“监视哨”?
星辰心中一凛,立刻将感知聚焦过去。只见在那个位于荒原边缘的节点附近,一块看似普通的、半埋在焦土中的金属残骸上,不知何时,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暗紫色物质。这物质没有能量反应,也没有生命波动,就像一块天然的紫色苔藓或锈迹。
但星辰清晰地感觉到,正是这块“苔藓”,在持续散发着那冰冷的标记波动,并将节点周围的环境数据、能量流动、甚至网络扩张的方向等信息,悄无声息地收集、发送出去!
是“档案馆”!它没有直接攻击网络,而是采用了更加“经济”和“隐蔽”的方式——在这些新生的、防御相对薄弱的外部节点附近,投放这种被动式的“监视哨”!
这些“监视哨”本身不具备威胁,但它们如同附着在鲸鱼身上的藤壶,忠实地记录着鲸鱼的一举一动,并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猎手。
星辰尝试用能量去清除那块紫色苔藓,却发现它结构极其稳定,与下方的金属残骸几乎融为一体,强行清除可能会损伤节点本身。而且,他可以肯定,这样的“监视哨”,绝不止这一个!
“档案馆”改变了策略。它不再试图直接干涉或篡改,而是选择了全方位的、静默的监视。它要完整地记录下这新生网络从萌芽到扩张,乃至可能面对各种挑战的整个“演化史”,将其作为最珍贵的样本数据。
星辰看着那如同附骨之疽般的暗紫色苔藓,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他可以在规则层面与它对抗,可以在数据层面与它交锋,但对于这种纯粹的、物理性的、遍布各地的“眼睛”,他暂时没有高效的办法去一一清理。
扩张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无处不在的凝视。他的每一步成长,似乎都在一双冰冷眼睛的注视之下。
这场在废墟上的创世之旅,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在真正的“寂静”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