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层迷雾无法阻挡物理攻击,也无法对抗强大的能量冲击,但它能有效地干扰和混淆那种纯粹基于信息和意念的窥探!就像一层生物静电,能让精密的雷达出现雪花。
几次尝试后,“档案馆”的窥探意念似乎意识到了这种无形壁垒的存在,变得更加谨慎,渗透的频率和强度都明显降低。它似乎不愿意过早地惊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有趣的“生态系统”。
莉娜将这一发现告诉了星辰。星辰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种全新的防御思路——不是用更强的力量去构筑城墙,而是利用生命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来制造信息层面的“混乱地带”,让习惯于绝对秩序和逻辑的观察者难以理解和介入。
他将这一理念融入了接下来的“编织”中。在扩大秩序网络的同时,他有意地保留甚至引导一些代表“生命随机性”的能量节点,让它们如同森林中天然的迷瘴,散布在重构的网络之中。
一个兼具秩序骨架与生命迷雾的、更加立体和有机的防御雏形,正在悄然形成。
第四节:评估与抉择
遥远的星空深处,“档案馆”那由无数紫色晶体构成的庞大结构中,关于星辰和“摇篮”的数据流正在被最高级别的逻辑核心进行分析。
【“目标‘变量引导者’演化评估报告:”】
【“力量体系:确认发生未知融合,形成‘创造-秩序-生命’三元稳定结构。潜力评级:极高(存在继续演化可能)。”】
【“行为模式:从事行星级规则网络重构。技术路线:融合‘织星者’、‘看守者’及本土生命特性,具备高度原创性及研究价值。”】
【“防御意识:已初步察觉外部观察,并开始构建基于生命复杂性的信息干扰壁垒。应对策略需调整。”】
【“威胁评估:当前直接威胁等级:低。长期潜在威胁等级:因技术路线不可控及成长性,调整为‘中高’。”】
【“建议:维持‘静默监视’协议,优先进行深层数据采集与模型构建。在目标完成初步网络重构、提供更完整样本数据后,重新评估介入必要性及方式。”】
冰冷的逻辑做出了权衡。星辰此刻展现出的价值,远大于其微小的威胁。与其现在强行介入,打断这珍贵的“自然演化”过程,不如耐心等待,等待这株幼苗长出更丰硕的果实,再进行“收割”或“移植”。
但“等待”并非被动。更多资源被投入到对已获取数据的深度解析,以及对星辰力量体系的逆向工程模拟中。同时,数个更加隐蔽、专门针对生命频率和信息干扰壁垒的新型侦查单元设计方案,被提上了日程。
星空中的猎手,暂时收回了探出的爪牙,转而磨砺着更精细的工具,等待着猎物进一步成长。
而在“源生花园”内,星辰对那无形中的压力变化略有感知,却无法准确判断其来源和意图。他只能将这份警惕深埋心底,更加努力地投入到重构工作中。
他知道,自己必须在下一个危机到来之前,让这新生的网络,拥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它自己,保护这片残存的家园。
希望的织网在扩张,而数据的暗流,也在更深层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