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商海扬帆 英美新篇(1 / 2)

史国栋站在伦敦眼的观光舱里,俯瞰着泰晤士河蜿蜒的波光,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助理发来的消息:\"史总,苏格兰那边的加盟商又追加了三家店的合作意向。\"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将手机塞回口袋,玻璃倒影里映出身后几个西装革履的身影——那是主动找上门的英国本土餐饮集团代表。

\"史先生果然有魄力。\"为首的白发绅士举起威士忌酒杯,冰块碰撞声清脆,\"短短五个月做到全英覆盖,这在我们行业简直是神话。\"

史国栋端起青瓷茶杯轻抿:\"格雷先生过奖。不过是把东方的'因地制宜'用在了英伦。\"他余光瞥见对方微微皱起的眉,知道这句中文成语需要解释,\"就像你们酿造威士忌,高地、低地、艾雷岛各有风味,中餐拓展也要根据地域调整。\"

\"比如唐人街的店?\"另一位褐发女士突然插话,\"我听说那里的麻婆豆腐辣度是普通店的两倍?\"

\"正是。\"史国栋放下茶杯,金属茶托发出轻响,\"住在唐人街的华人大多是老移民,他们对家乡味道的渴望近乎偏执。而牛津剑桥附近的分店,我们特意推出了药膳养生火锅——那些熬夜写论文的学生,太需要补补了。\"

众人哄笑间,格雷先生突然正色:\"史先生,我们集团有意注资,将您的品牌推向欧洲其他市场。条件是...\"他顿了顿,\"必须将所有分店的中式装修换成英式复古风格。\"

空气瞬间凝固。史国栋望着窗外大本钟的尖顶,想起刚到英国时,为了寻找合适的店面,曾在诺丁山的巷弄里迷路。转过街角,突然撞见挂着红灯笼的中餐厅,那抹熟悉的中国红,让他这个在商海沉浮多年的人都红了眼眶。

\"格雷先生,\"他指尖摩挲着茶杯,\"您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自动夹菜筷销量这么好吗?\"不等对方回答,他继续道,\"因为机器上刻着'千里共婵娟'的诗句。这是我们的最新升级版,很多外国顾客不懂什么意思,却愿意为这份神秘感买单。\"

褐发女士若有所思:\"您是说,文化才是最大的卖点?\"

\"不仅是卖点,更是根基。\"史国栋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伦敦的灯火在他身后铺成璀璨星河,\"如果把我们的店改成英式装修,就像把威士忌装在青花瓷瓶里——看上去很新奇,却失去了灵魂。\"

格雷先生沉默片刻,突然大笑:\"史先生,您让我想起祖父常说的一句话:真正的奢侈品,是无法复制的文化。\"

他伸出手,\"或许我们可以换种合作方式?我们提供渠道,您保留品牌特色,利润五五分账。\"

握手的瞬间,史国栋的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国内总部发来的紧急邮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在德国遭遇本土化危机,当地团队为迎合口味大幅改良菜品,导致老顾客流失。

放下手机,史国栋的笑容多了几分凝重:\"看来,我们的文化保卫战,才刚刚开始。\"

次日清晨,史国栋出现在伯明翰的工业区分店。穿着工装的工人正排队取餐,餐盘里飘着红油的香气。店长小李迎上来,满脸焦虑:\"史总,有个德国客户连续三天来投诉,说我们的火锅不够'德式'。还提出要见您!\"

\"带他来见我。\"史国栋解下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十分钟后,金发碧眼的中年男人怒气冲冲地走来,手里举着手机:\"史先生,这根本不是我在柏林吃到的改良版火锅!\"

史国栋示意对方坐下:\"您在柏林吃的火锅,是不是加了香肠和酸菜?\"

\"对!还有啤酒汤底!\"男人提高音量,\"但你们这里只有辣椒!\"

\"因为这里是英国。\"史国栋将菜单推过去,\"在德国,我们的确推出了德式火锅,但在英国,最受欢迎的是加入约克郡布丁的火锅套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密码,强行复制只会失败。\"

男人皱眉翻看菜单,突然愣住:\"这个...炸鱼薯条火锅?\"

\"正是。\"史国栋露出微笑,\"用鳕鱼代替传统鱼片,搭配特制咖喱汤底,既保留英国特色,又融入中式烹饪技巧。\"

这时,后厨传来争吵声。史国栋快步走去,只见主厨老章正和英国帮厨对峙。\"我说了多少次!麻婆豆腐必须用郫县豆瓣!\"老张举着调料罐,\"你换成什么英国辣酱,根本不是那个味!\"

英国帮厨涨红着脸:\"可本地客人说太辣!\"

史国栋接过辣酱瓶,看了眼标签:\"这是泰式甜辣酱吧?\"他转向老张,\"老张,还记得我们在巴黎开店时,怎么改良宫保鸡丁的吗?\"

老张挠挠头:\"用了法餐的香料...但这次不一样,麻婆豆腐是川菜灵魂!\"

\"所以我们保留灵魂。\"史国栋拿起空碗,\"先按传统做法炒一份,再做一份加了甜辣酱的。\"

两盘豆腐端上桌,英国帮厨尝了口传统版,辣得直吐舌头,却又忍不住再吃。而加了甜辣酱的那份,虽然温和,却少了几分韵味。

\"看到了吗?\"史国栋对帮厨说,\"真正的本土化,不是盲目迎合,而是找到平衡点。就像你们英国人喝茶,既要保留茶叶的本味,又要加上牛奶和糖。\"

当晚,史国栋召开跨国视频会议。德国团队负责人汉斯一脸疲惫:\"史,我们的营业额下降了30%。\"

\"把菜单改回去。\"史国栋直截了当地说,\"同时推出'中英德融合套餐',用英国的牛排、德国的香肠,搭配正宗川味火锅。\"

\"可成本会增加...\"汉斯犹豫道。

\"你还记得我们在法国卖得最好的菜品吗?\"史国栋调出数据,\"是鱼香肉丝配法棍。文化碰撞带来的新鲜感,远比一味妥协更有吸引力。\"

会议结束时,伦敦的夜空飘起细雨。史国栋独自走进唐人街分店,店里坐满了庆祝生日的留学生。当\"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他惊讶地发现,中文和英文交织在一起,竟如此和谐。

手机响起,是女儿史欣儿从国内发来的视频。画面里,小家伙举着作业本:\"爸爸,东南大学的刘教授出国考察,说你在英国开了好多家店,听说超过120家,是不是像哈利波特的魔法商店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