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外蒙拓展 大受欢迎(1 / 2)

史国栋翻阅着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目光在“蒙古国现有100+加盟店与火锅车加盟点”这行字上久久停留。指尖轻轻叩击桌面,他拨通了市场部林总监的电话:“通知团队,三天后准备去蒙古国。乌兰巴托有新战场,利用在蒙古自治区拓展还不错的机会,加之蒙古国已经把局面打开,下一个目标就是在蒙古国拓展,注意一定要带上前面选定的几位蒙古族的拓展好手,他们的蒙古语将是我们在蒙古国交流的良好基础。”

三天后,搭载着拓展团队的航班降落在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六名精通蒙古语的成员迅速组成先遣小队,他们身着印有″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品牌LoGo的藏蓝冲锋衣,穿梭在乌兰巴托街头巷尾。“你看,那家电台旁边的商铺空置率很高。”蒙古族翻译苏日娜指着街角的三层建筑,用蒙语向团队成员宝力道说道,“地段不错,离市中心广场也近。”

团队驻地内,史国栋将烫金边框的乌兰巴托地图铺在长桌上,红色、蓝色、绿色的便签密密麻麻贴满纸面。“根据走访数据,韩国人集中在新城区的商业写字楼,日本游客常出没于甘丹寺周边,中国旅行团则多在酒店集群附近。”他用激光笔圈出几个重点区域,“咱们的六家直营店要形成三角辐射网,既能覆盖散客,又能抓住团体客户。”

“装修风格怎么定?”设计师小林推了推眼镜,笔记本电脑里已经弹出十余套设计初稿,“全做川渝风格怕水土不服,纯蒙古元素又少了差异化。”

史国栋端起保温杯抿了口砖茶,目光扫过墙上的蒙古包挂毯:“做融合。大堂用雕花蒙古包穹顶,包间挂川剧脸谱屏风;餐具用鎏银奶茶碗样式,但印上辣椒纹样。记住,既要让本地人有归属感,也要让东亚游客找到熟悉感。”

筹备期间,团队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挑战。食材供应商图门大叔拍着胸脯保证能提供优质羊肉,却在首次验货时被发现肉质发柴。“我们的羊都是草原散养的!”图门涨红着脸辩解。负责品控的老张戴上白手套,现场切开羊腿:“图门大哥,您看这肉的纹理,明显是圈养催肥的。咱们要的是吃沙葱、喝矿泉的散养羔羊。”

经过三天走访,团队终于在距乌兰巴托200公里的额尔德尼苏木,找到了符合标准的牧场。当牧民达西牵着羊群走出毡房时,史国栋蹲下身子轻抚小羊:“达西大叔,我们签三年合同,只要品质不变,价格上浮5%。但有个条件——每只羊都要佩戴溯源二维码。”

开业前夜,六家直营店同时亮起霓虹灯牌。“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的蒙汉双语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甘丹寺店门口,身着蒙古袍的迎宾姑娘献上银碗马奶酒,而新城区店则播放着融合马头琴与川剧锣鼓的背景音乐。

“欢迎光临!”服务员用三语问候迎来首位客人——戴着棒球帽的韩国游客金敏浩。他盯着菜单上的“韩式料理火锅底料”选项,惊讶地用韩语问道:“真的有韩式火锅口味?”店长小李用流利的韩语回应:“我们还特制了泡菜鸭血和年糕,您可以试试用蒙古羔羊肉片涮煮。”

隔壁包间里,二十余名中国游客正围着电动旋转火锅台啧啧称奇。导游王姐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这火锅桌中间是烤全羊的旋转架,周围能涮四种锅底,太适合咱们团餐了!”

开业首周,各店日均翻台率突破4次。史国栋在监控室里看着实时客流数据,接到林部长的视频电话:“小林,乌兰巴托的模式能复制到其他城市吗?”

林部长指着身前大屏幕上的热力图:“能。我们做了口味测试,发现东亚三国对‘麻辣+奶汤香’的组合接受度最高。下一步计划在日本游客集中的达尔汗开分店,主打‘蒙古温泉火锅’概念,用当地矿泉做汤底,吃完火锅还可以泡泡温泉。”

深夜的乌兰巴托街头,寒风卷起细雪。史国栋站在总店门口,看着玻璃窗内觥筹交错的食客。韩国人用筷子夹着涮羊肉,日本游客举着奶茶碰杯,中国旅行团的孩子们正围着甜品台挑选奶皮子蛋糕。他摸出手机拍下这一幕,附上文字:“文化的碰撞,在火锅里沸腾。”

三个月后,蒙古国市场占有率报告出炉。“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以37%的份额稳居外籍餐饮品牌首位,甚至带动了当地羔羊肉的出口量增长12%。史国栋在董事会上展示这份数据时,特意提到:“乌兰巴托的成功,证明真正的国际化不是迎合,而是创造让不同文化都能共鸣的体验。”

而此时的林部长,正站在达尔汗市的选址现场。远处的温泉热气蒸腾,她对着对讲机说:“记住,这次的装修要加入火山岩元素,汤底研发部抓紧调试含有硫磺矿物的特色锅底......”寒风中,新的征程已经拉开序幕。

史国栋将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摊在办公桌上,目光紧紧锁定在一行数据上——蒙古国境内经过四个月努力开拓,已渐渐形成90多个火锅直营店和加盟店,有火锅车加盟点180多个。这远超预期的市场反馈,让他意识到一个庞大的商业机遇正在眼前铺开。“通知拓展组,立刻筹备蒙古国专项拓展计划,这次我们要把品牌影响力彻底扎根在这里。”他拨通电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