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三千一念 > 第187章 差错

第187章 差错(2 / 2)

不敬叹了口气,忍不住自言自语道:“好一尊英明神武,气吞山河的雕像。只可惜,这英武之气、华贵之姿,泰半是后世子孙的景仰所铸,掺杂了无数臆想与崇拜,与那洛阳南宫云台阁中,明帝敕绘的二十八将画像一般,难逃‘为尊者讳,为贤者饰’的通例。”

说到此处,他嘴角不禁泛起一丝自嘲的苦笑,接着轻轻摇头,将那点考据癖带来的较真心思按捺下去。

合十的双手不曾放开,口中又道:“阿弥陀佛!是小僧着相了。世人塑造神佛金身、帝王雕像,本就是为了寄托心中那份敬畏与向往,又岂能全然苛求其形貌尺寸,衣冠规制与史书字字吻合?若真要这般锱铢必较,那贫僧日日参拜的佛殿之中,诸佛菩萨、罗汉金刚,其法相庄严、璎珞宝饰,又何尝不是历代画工、塑匠依据经文传说,融合了无数凡人的想象与虔诚所成?我佛尚且不言,贫僧又何必对这石像吹毛求疵?”

想通此节,不敬心中那点因考据而起的执念便如晨露遇阳,消散无踪。他再次合十,对着那虽“失真”却凝聚了后世无限敬仰的石像微微一礼,不再纠结于其形。心中那点对石像形貌的考据执念,如云开雾散,瞬间消弭于无形,不敬只觉灵台一片澄明空净。这便是“念头通达”之妙境,烦恼冰释,慧光自生。

然而,这难得的清明之感方生,另一重更深的思辨便涌上不敬心头。

“难怪那南禅一脉,素来标榜‘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推崇这电光石火间的顿悟之机。这偶然迸发的灵光,确如醍醐灌顶,刹那间便能涤荡心尘,照见几分真如本性,端的是方便快捷,令人心驰。”

可这念头刚一升,一丝警醒便随之而生。

“然则,此等‘顿悟’之境,如同天外飞鸿,可遇而不可求。若因贪恋此等刹那间的空明澄澈,便心生懈怠,轻视甚至舍弃那日复一日、水滴石穿般的苦修之功。诵经、持戒、坐禅、观心……这又与那等着兔子到来的愚痴农夫,有何区别?”

想到此处,不敬悚然而惊。修行之道,贵在笃实恒久,岂能寄托于那虚无缥缈、稍纵即逝的“灵感”?天台宗法脉,讲求“教观双美”,既重精深义理的研习解悟,更重实修实证的止观法门,讲究的是次第渐进,稳扎稳打,如登高塔,阶阶而上。若舍本逐末,只求顿超,便是落了下乘,甚至误入歧途。

心意已决,不敬再不迟疑。他就在这光武皇帝肃穆的石像之前,于冰凉光洁的青石地面上,拂袖盘膝,跌跏趺坐。脊背挺直如松,双目微阖,面容沉静如水。自怀中取出那串跟随他多年的乌木念珠。他左手持珠,拇指与食指轻轻捻动第一颗念珠,右手结法界定印,置于脐下。

随即,一声低沉而清晰的梵呗,自他唇齿间缓缓而出,打破了这大殿的沉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诵的正是天台宗立宗根本,素有“经中之王”美誉的——《妙法莲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