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拉斯如是说 > 第12章 毕业典礼

第12章 毕业典礼(2 / 2)

但随即,她像是想通了什么,恍然大悟地“啊”了一声。

“伊兹,你上一次正儿八经地去上本专业的必修课,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伊莎贝略微想了想。

“大概是《社会博弈论入门》和《组织行为学基础》吧。

后面……后面的专业课程我都申请免修了。”

麦迪逊听到那两门课的名字,忍不住用手捂住了嘴,发出一阵掩盖着的笑声,连肩膀都在耸动。

“我的天,伊兹,那些都是大一的入门课程!”

她摇着头,像是在看一个刚出土的古董,

“难怪你会惊讶。

大一的时候,选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确实非常少,一个阶梯教室都坐不满。

但是从大二开始,尤其到了大三,人数几乎是按指数在增长。”

“为什么?”

伊莎贝拉对此确实一无所知。

她的精力完全被公司的任务和西拉斯那些见鬼的研究课题占据了。

“因为‘需要’啊。”

麦迪逊的语气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现在,几乎所有的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和战略咨询公司,乃至政府的公务员岗位,在招聘时,都会优先考虑拥有社会战略成功学学位的候选人。

虽然这还不是一个硬性的准入门槛,但它正在无限趋近于此。

法学院那边甚至在激烈地讨论,要不要增设‘赢学’作为所有J.d.学生的必修课。

即使学院还在犹豫,学生们为了自己的前途,也自然会用脚投票,不可避免地涌向我们这边。”

伊莎贝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虽然不关注校园里的这些细枝末节,但对公司的战略布局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却了如指掌。

麦迪逊所描述的现象,确实正在全友范围内潜移默化地发生。

此时,主席台上的骚动平息了下来。一位身着校长特有学位服的、体态丰腴的女士,正仪态端庄地走上讲台。

“哦,快看,是‘阳光女士’登场了。”

麦迪逊凑到伊莎贝拉耳边,用一种近乎耳语的音量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慢。

“单就个人相处而言,她是个很不错的女士。”

伊莎贝拉平静地评价道,

“我相信她的演讲一定会有可取之处。

至少在情绪感染力上,会足够振奋人心。”

麦迪逊灰色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好奇。

“你可从没提过你们认识。”

“她是西拉斯的忠实粉丝之一,邀请过我一起共进过晚餐。”

伊莎贝拉解释道,

“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西拉斯以个人名义,为耶鲁大学的一些基金捐赠了很难让人拒绝的款项。”

“哈,”

麦迪逊轻笑出声,

“那看来我和她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令人愉快的共性。”

她说着,调整了一下坐姿,慵懒地伸了个懒腰,学位服的袖子从她纤细的手腕滑落,露出一截白皙的肌肤。

“好了,我要开始睡觉了。”

“睡觉?”

伊莎贝拉觉得有些好笑。

“精神睡眠,”

麦迪逊一本正经地纠正道,

“是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冗长且无聊的人和事时,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机制。

我对很多人都需要启用这个模式。”

她忽然转过头,用食指轻轻地点了一下伊莎贝拉的手背,灰色的眼眸里带着促狭的笑意,

“当然,对你除外。”

“你的家人可能正在台下看着你。”

伊莎贝拉提醒道。

“我的父亲,我的舅舅,都毕业于耶鲁。我的祖父也是。

他们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年代,面对着三位不同的校长,都熟练地掌握并使用了这个相同的技巧。”

麦迪逊耸了耸肩,语气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冷漠的骄傲,

“我们家族可以影响校长的人选,但很遗憾,选择的范围却不由我们来定。”

“那可真是遗憾。”

伊莎贝拉无奈地摇了摇头。

随着校长在讲台后站定,全场彻底归于寂静。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毕业致辞。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你们,本届的毕业生,如同手持火炬的先行者,即将踏入一个需要被你们的光芒照亮的世界。

(Inhocbivioprovocatioopportunitatu,vos,huiannigraduati,taquapraecursoresfaceferentes,unducevestrailandugressuriestis.)

耶鲁给予你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寻求真理的勇气……

(UasYalensisvobisnonsostia,sedetiavirtuteadveritatequaerendadonavit...)

光与真理,这不仅是我们的校训,更是你们未来人生道路上永恒的灯塔……

(LuxetVeritas,hososeianostraest,sedetiapharaeternfuturovitaevestraeitere...)

在这之中,寄托着我们的希望……

(Inhocsignospesnostra...)

我期望你们能勇敢地面对未知,用你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塑造一个更公平、更繁荣的未来……

(Exoptoutignotofortiterourratis,atquesapientiaanibquevestrisfuturuaequietpratis...)

循此苦旅,以达星辰!

(Adastraperaspera!)”

伊莎贝拉不得不承认,麦迪逊是完全正确的。

毫无疑问,这位校长是一位极富个人魅力的女性,她正努力地将这场演说变得有趣且富有感染力。

她的声音非常洪亮,手势充满力量,表情真挚而热切。

但问题在于,现场绝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听不懂哪怕一个拉丁文词组的含义。

而极少数能听懂的人,比如伊莎贝拉自己,又觉得对方的发音实在过于个性化,以至于让她完全丧失了去理解其内容的兴趣。

因此,这场精心准备的演说,最终完全蜕变成了一出以表情、动作和音节为表演内容的、脱离了具体意义的舞台剧。

但这或许也并不算糟糕。

它完美地符合了人们赋予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这一环节的真正功能——一个庄严的、宣告仪式正在进行的符号。

正因为它在内容上的空洞,才使得它在形式上的作用得以凸显。

麦迪逊和她明明都有资格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末尾回应,但对方却强烈建议她拒绝,原因可能正在于此。

此刻,伊莎贝拉无比庆幸自己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她因此无需听完整段演说。

她闭上眼睛,尝试着模仿麦迪逊所说的那种“精神睡眠”的状态。

她放松了肩膀,将意识从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和分析中抽离出来。

演讲者的声音,逐渐变成了一种没有意义的、单调的背景音,如同遥远海岸边规律性的海浪冲刷声。

她的思维不再聚焦于任何具体的事物,意识如同一艘脱离了锚链的平底船,在感官的浅滩上自由漂荡。

时而掠过西拉斯的面孔,时而触碰到即将到来或曾经经历的任务细节,但都未曾停泊。

那确实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在完全清醒状态下的酣睡。

这期间,她一度和社会学院的其他学生一同起立,向校长脱帽致意,但却并未因此醒来。

直到一小时后,一阵前所未有的掌声和随之而来的喧闹声,才将她从那片涣散的、无边无际的精神海洋中,猛地拽回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