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拉斯如是说 > 第98章 五层设计

第98章 五层设计(1 / 2)

“具体而言?”

伊莎贝拉追问。

“具体而言,明确的,合同上的陷阱只有一个。”

我将唇边的咖啡杯略微倾斜,一缕温热的液体滑入喉中。

复杂的香气,如同一个结构精巧的赋格,在味蕾上逐层展开——牙买加蓝山一号,中浅度烘焙,九十二摄氏度的水温,海盐颗粒般的研磨度,V60滤杯,三十秒闷蒸,三分二十秒的总萃取……

她竟然分毫不差地做到了,这比咖啡本身更能带来令人愉悦的惊喜。

我放下瓷杯。它与茶几接触时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响,如同歌剧院经理敲响了提示钟。

“陷阱的机巧,在于一个词语的置换。

名义上,合同规定所有由计划催生的理论框架和执行标准,都需由一个名为‘社会成功委员会’的机构审核通过。

理论上,该委员会将为所有通过的条款承担最终责任。

合同的行文措辞,也有意无意地暗示,我们今日邀请的第一批奠基者,就是这个委员会的创始成员。”

我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她脸上的表情。

那双聪慧的眸子里,正闪烁着高速运转的思辨之光。

“但实际上,”

我继续道,

“在合同附件一份不起眼的定义列表中,最初这批人组成的机构的正式注册名称,是‘基本社会成功委员会’。

‘基本’(basic)——一个在法律文本中,足以将大厦根基变为流沙的限定词。”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

我接过了她的话头,将结论呈现出来,

“在法律释义上,这两个委员会并非同一实体。

那么,所有由这批学者独立撰写并署名的理论,一旦被采纳,根本无法被归入由‘社会成功委员会’所庇护的范畴。

它们会自动归于第二类,即明确附属于个人作者的原创内容。

后续所有基于该理论产生的实践风险,都将由作者个人承担。

并且——在一系列密集排布的、用以分散注意力的从句之后,合同明确规定:

若该理论在应用中被证实存在重大失误,或由此引发了显着负面效益。

那么,我们将依法追回已支付给作者的全部经济报酬,并保留追诉其连带责任的权力。”

我用一种陈述事实的、毫无波澜的语调,完成了对这个法律构件的阐释。

“有够阴险的。”

伊莎贝拉的评价简洁而精准。

评价的同时,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神情里混杂着三分钦佩与七分无奈。

“过奖。”

我伸出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在空气中优雅地划过一个微小的弧度,仿佛在指挥一首无声的室内乐。

“这只是第一层,一个基础的文字识别测试。

我原以为那位卢西恩·瓦莱里先生能看出这个问题,毕竟他的学术背景应该让他对系统性漏洞有着近乎本能的警觉。

不过,他显然有些热血上涌,被宏大叙事的光辉暂时蒙蔽了理性的双眼。

而第二层陷阱,则在于即使你看穿了委员会名称上的玄机,你依然会毫不犹豫地签署这份合同。”

“为什么?”

“请看条款第七章第四款第三小节,”我示意她翻动那份空白合同的样本,

“由‘委员会’正式添加的条文,在正式推行前,必须经过至少一个周期的、小范围内的社会学试点,并出具一份详尽的可行性评估报告。

这是一套极其繁琐、耗时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流程。

然而,作为‘个人贡献’的理论,则无此限制。”

我又指向了另一处,

“再看附件中对‘重大失误’的定义:‘包括但不限于因理论之根源性谬误,或其内在逻辑无法自洽,从而在实践中引发了不可逆转之社会财富减损的状况’。

你瞧,伊莎贝拉,这是一场针对人性的、近乎无解的设计。”

“没有一位对自己理论抱有信心的学者,会坦然承认自己的思想存在‘根源性谬误’或‘逻辑不自洽’。

但与此同时,也极少有人——尤其是这群长期被主流学界排挤的边缘人——会狂妄到认为自己的理论完美无瑕,经得起任何放大镜式的审视和推敲。

这便是他们群体心理的共同特征:一种深刻的自负与自卑的矛盾结合体。”

“所以,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渴望自己的理论能被推广、被运行,以证明其价值。

但他们又本能地畏惧和抗拒那种缓慢、严苛的检验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试点’。

这就像一位自以为创作出旷世杰作的剧作家,他梦想着自己的作品能在万人瞩目的百老汇上演,却极度抗拒在只有寥寥数位评论家的小剧场里进行预演。

即便他的剧本,本质上只是在故纸堆中寻觅早已腐朽的旧糟粕,对真正的历史与大众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他依旧会坚信,自己的作品只配拥有最盛大的舞台。”

“另一方面,”

我补充道,

“即便其中存在那么一两个对自己理论拥有绝对自信、无惧任何检验的天才,那他们更不会认为自己可能犯下‘重大失误’。

如此一来,这条惩罚性条款对他们而言便形同虚设。

逻辑,在这里悄然走入了一个新的、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闭环。”

伊莎贝拉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她低着头,修长的手指在那份厚重的合同上反复摩挲,指尖从一个条款滑向另一个,像是在阅读一幅复杂而危险的地图。

侧脸在柔和的灯光下,勾勒出一道专注而迷人的弧线。

我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以及她脸上那副混合着困惑与顿悟的生动表情。

伸出手,指尖轻轻掠过她耳畔的一缕秀发,将其捋至耳后。

那丝绸般的触感,以及她身体瞬间的微僵,都让我感到一种微妙的愉悦。

她如梦初醒般抬起头,脸颊泛起一抹红晕。

“还有其他的陷阱吗?”

“当然,”

我微笑着,

“刚才那些,只是前两个层次。

一个涉及合同条文的法律诡计,一个利用对方心理特征进行的精准计算。

老实说,这些对我而言甚至无需花费心思。

如你所言,它们就像呼吸一样熟练和自然。”

“第三个层次的陷阱,在于他们的身份,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在整个标准制订中所扮演的、真正的角色。”

我的手势变得更具全局性,像是在空中描绘一幅宏大的蓝图。

“即使‘胜利计划’的最终框架,其目的是在宏观上做到‘可信’——逻辑自洽且易于被大众接受。

但填充其血肉的过程,必然要经过一轮知识上的稀释与重组。

而我召集的这些人,他们的思想内核,无一例外地都带有强烈的极端化色彩。

他们天生就携带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漏洞,以及对主流范式的深刻背离。

你觉得,我为何要去召集这样一群‘异端’,而不是那些更具声望的业界泰斗?”

“因为他们比较廉价,或者……比较好操纵?”

“这是表层答案。

作为一名权谋家,能看到这一层就已经足够了。

但作为一名真正的政客——不是站在舞台上供人观赏的演员,而是隐于幕后制订规则的剧作家——这样的视野,未免过于狭隘。”

“我允许他们‘夹带私货’,恰恰是为了让他们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