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祁同伟荐李进华龙(1 / 2)

李维民神情愈发沉重:

“祁处说得对,杀害钟素娟的人,未必是香江来的,也可能是临海本地毒贩。”

林奇惊讶:

“怎么会?有什么证据?”

李维民语气越发苦涩:

“从钟素娟体内检测出的东莨菪碱,很有可能就来自东山市。”

“因此,东山市进入了我们的调查范围。”

……

特殊案件调查处三人一时语塞。

绕了一圈,又回到临海省。

那李建中这十八年,究竟换来什么?

林奇低声喃喃:

“十八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年?”

“我记得李局说过,钟素娟被害时,孩子才不到一岁。现在应该已经上大学了吧?”

李维民声音干涩:

“你说得没错,确实是这样。他们的儿子李飞,现在正在警校读书,成绩很好。”

《破冰行动》是一部奇特的剧。把男主角李飞去掉,剧情不仅没受影响,反而更流畅。所以我坚决不让李飞出来。

调查组三个人瞬间明白,李维民这些年一直在照顾李建中的儿子李飞。

林奇摇头叹息:

“如果李建中当年没辞职,如果他还在省内办案,东山市的问题是不是早就被发现了?”

严良抱起手臂:

“凭李建中的执着和拼劲,还真说不定。”

祁同伟扫了两人一眼,语气平静:

“别瞎想了,这不可能。”

严良皱眉:

“为什么不可能?”

祁同伟淡淡解释:

“我们是警察,清楚警察的纪律。”

“穿上警服,就得完成各项任务。哪有警队允许你抛开其他工作,只盯一个案子?那是浪费资源。”

“想想哈市的骆闻吧。”

严良和林奇脸色一变。

骆闻是哈市的天才法医。有次出差回来,发现妻子和孩子失踪了,立刻报警。

但当时条件有限,每天都有人失踪,警方通常先在本地找,找不到就发协查。只能靠运气。

骆闻的家人失踪了很久,警方一无所获。他清楚流程,于是辞职、卖掉专利,全身心投入寻找家人。

李建中的处境和骆闻极为相似,想查清钟素娟的死,难度极大。

更关键的是,李建中面临的局面比骆闻更复杂——没人相信钟素娟是被谋杀的。

除了李维民,几乎没人支持他的判断。

这是时代的局限。他们不了解东莨菪碱的特性,而凶手手段高明,没留下任何痕迹。

如果李建中还穿着警服去查案,周围人只会觉得他古怪,甚至怀疑他精神有问题。

而且在大汉,私家侦探是非法的。

现实只给他一条路——辞职。

林奇的想法虽好,但谁也无法预知过去的选择是对是错。

李维民和李建中只能选择一条路走到底,这一走,就是十八年。

对也好,错也罢,已经说不清了。

祁同伟拍了拍手:

“李建中值得尊重,他的调查没有白费。”

“他至少指明了一个方向。”

“当年杀钟素娟的人,就在东山市。”

“东山市隐藏的毒源下家,也找到了。”

李维民接着说: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