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继续说:
“黄毛是张兵的手下,张兵是火哥的人。”
“这一伙人专门干民间借贷。”
赵铁民冷笑:
“放高利贷吧?”
林奇点头:
“没错。”
“他们是哈尔滨最大的高利贷团伙。”
“据说每月流动资金几百万。”
“利息九出十三归,不少人因此倾家荡产。”
赵铁民一巴掌拍在桌上:
“这群混账,死有余辜。”
林奇苦笑:
“这种人当然是罪有应得。”
“但要定他们的罪,难。”
“原因说出来也让人窝火。”
“他们干的事,都往民事纠纷上靠。”
赵铁民皱眉:
“什么意思?怎么靠?”
林奇叹气:
“火哥从不把钱存在自己名下。”
赵铁民不解:
“不放在自己名下,怎么收钱?”
林奇回答:
“他用借款人的身份证办银行卡。”
“双方约定,借款人每月往卡里打钱。”
“但银行卡和密码都在火哥手里。”
“多亏现在有短信提醒。”
“钱一到账,火哥立刻就知道。”
严良感叹:
“这群人能做大,不是运气。”
“钱是打进自己名下的卡,看起来合法。”
“就算经侦也很难介入。”
“谁能想到,这居然是高利贷团伙的套路。”
林奇点头:
“靠着这手段,火哥的生意越做越大。”
“火哥的头马是张兵,而张兵的头马是黄毛。”
“黄毛是高利贷团伙里的催债高手。”
“他在江湖上名声不小。”
“火哥还和律所联手,让金峰律师事务所处理他们的法律事务。”
“所以,尽管火哥是哈市最大的民间借贷公司,没人敢举报。”
“就算有人举报了,也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他们的操作表面上完全合法。”
“他们用法律包装非法的生意。”
大家都不说话了。
祁同伟慢慢开口:
“我上大学时,老师说过一句话,法律观念必须正确。”
“为什么这么说?”
“你越懂法律,越能不动声色地干掉人,还能全身而退。”
赵铁民、严良、林奇都惊讶地看着祁同伟。
祁同伟叹了口气:
“很多金融犯罪分子对法律的研究,不比我们差。”
“甚至,他们比我们更精通法律。”
“金融和法律有什么关系?”
“他们只是在钻法律的空子,为了掩盖背后的勾当。”
赵铁民几人纷纷点头。
林奇刚才提到的火哥团伙,正是最好的例子。
祁同伟问:
“后来呢?”
林奇继续说:
“朱慧茹告诉我,郭羽带她去见了黄毛。”
“黄毛说,要解决李华的事,得花十万。”
“朱慧茹理解的是,黄毛会通过关系私下处理。”
“郭羽觉得这事办得有面子。”
“可其实,黄毛根本没打算办。”
“那十万块,当天就被他花光了。”
“黄毛是个狠角色,他对朱慧茹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