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这工人这么神?(1 / 2)

钟小艾说道:

“不在那个位置,就不操那份心。”

“师傅们挣的就是这份钱,他们巴不得有活干。”

“就算是加班,也心甘情愿。”

“谁让东风集团的工资比京州市高出一大截呢?”

当时,一般工人月薪六百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东风集团普遍工资在一千以上。

工人工资是按件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比办公室管理人员还要高一些。

祁同伟明确立了规矩,

一线工人的工资必须高于办公室干部,至少也要一样。

当然,干部也有管理绩效奖金,那又是另一回事。

祁同伟是旗帜鲜明的人,更是坚定站在工人立场上的人。

他始终相信,一线工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因此,东风集团的工人待遇,让其他公司眼红不已。

原来的大风厂工人,不过是混日子,上下班打卡走个过场。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在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下,工人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热情高涨不说,各种能提高效率的小点子也不断涌现。

祁同伟特别交代钟小琴,一定要重视这些小发明。

只要被证明确实能提升效率,荣誉和奖励一个不少——大红花、奖状、奖金、带薪休假,全安排上。

徐建军和赵立春等人来考察时,评价很实在:

“有点当年五六十年代工厂像家的感觉了。”

祁同伟读过204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对资本运作的毛病看得很清楚。

他一直觉得,只要把工人的待遇和荣誉提上去,

工厂遇到再大的难题也不怕,召集工人开个会就行。

问题一定能解决。

祁同伟忽然来了兴致,给她们讲了个故事,

“沿海一个省,有家企业引进了倭奴国的一条肥皂生产线。”

“倭奴的精工技术堪称一流,产品也对得起这个评价。”

“但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一点小问题。”

“机器运行时,偶尔会出现几个空盒子。”

“原本从流水线下来的肥皂都会被装进盒子里,现在却出现了空盒,怎么办?”

钟小艾和高小琴听得津津有味。

祁同伟看着她们,笑着继续说,

“那老板急得不行,跑去请倭奴那边的维修工帮忙。人家张口就是一百万。”

“更麻烦的是,机器还得停三天,能不能修好谁也说不准。”

“只要机器一转,每天都是赚的。”

“要是真停了工,亏起来没法算。”

“但要是不把这点小毛病处理掉,厂子的信誉又保不住。”

“就在老板准备硬着头皮答应时,”

“一个工人站出来说,给他十万,问题能解决,还不耽误开工。”

钟小艾和高小琴听得目瞪口呆:

“这工人这么神?”

祁同伟轻点下头,接着说:

“老板一听有这样的好事,立马把十万给了那工人。”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

两人想了半天,还是摇头。

祁同伟笑着说:

“那人从外面搬来一台大风扇,放在流水线末端!”

“大风扇?!”两人大叫。

祁同伟说:

“对,就是那种大风扇。”

“肥皂在盒子里,风一吹也不会飞。”

“空的盒子,风一吹就飘走了!”

钟小艾和高小琴反应过来,顿时觉得妙。

祁同伟总结道:

“工人的点子真不能小看。要真按倭奴维修工的办法,可能得亏几百万。”

“但一个风扇,就把问题全解决了。”

高小琴却说:

“我看这老板平时对工人肯定不怎么样。”

“要是平时关系好,工人早就会主动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