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他这次来海棠小院,就是个传话的。
老爷子若有所思地开口:
“照你这么说,一旦美丽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落地,他们是不是就开启了第三次工业浪潮?”
钟小艾回应:
“是的。”
“单是信息高速公路,并不算工业浪潮。”
“真正推动变革的,是基于互联网的万物互联。”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
“是物流。”
“只有物流通畅,万物互联才能提升生产效率,才能真正创造财富。”
老爷子轻轻点头:
“难怪小祁会在材料里提出一个高速公路的构想。”
这一点,也让李达康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要改大风厂就改呗。
结果他真把材料交上去后,李达康差点被吓傻。
四万亿搞基建,这是要干多大的事?!
基建这种东西,对Gdp没有直接拉动。
上头会批?
当时李达康就觉得悬。
可老爷子的话让他意识到自己格局太小:
“汉家有句话,”
“百尺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现在确实比不过美丽国,这一点得承认。”
“我们的物流也不如他们,也得承认。”
“现在,就是补短板的时候。”
“亡羊补牢,还不晚。”
“我们财力有限,那就按小祁的方案来。”
“这轮竞赛,美丽国暂时跑在前面也无妨。追赶的事,急不得。”
大家纷纷赞同。
老爷子露出笑容:
“小祁说过,我们有后发优势。现在稳扎稳打,把底子夯实,将来发力,弯道超车也未可知。”
李达康面无表情,早已没了情绪波动。
之前在徐老大办公室,他还琢磨着,怎么才能打造一家全球百强企业。
那时候想的,确实有点小。
现在看来,自己眼界还是窄了。
人家已经在布局国家层面的战略较量。
最让他意外的是,深厦市的彩虹集团,居然也是“信息高速公路”大战略的一环。
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祁总监恐怕早就开始筹划这一切了。”
“我们目前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只能分阶段推进。”
这份计划书的内容,李达康了解。
他觉得要完整落地,四万亿只是起点。
大汉幅员辽阔,花钱的地方太多,只能逐步投入。
庆幸的是,国内土地归国家所有,
否则,光是征地这一关,就够头疼。
这场会,竟然从早开到晚!
李达康从未想过,自己能在海棠小院坐一整天。
要是让赵瑞龙知道了,估计他能吹一辈子。
李达康不是那种爱炫耀的人,哪怕清楚自己今天只是个“传声筒”,
但内心依旧波澜起伏。
散会时,老爷子感慨了一句:
“有小祁这样的专家,是我们大汉之福。”
“这不是他第一次提报告,但每次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无双国士,当之无愧。”
李达康连连点头。
他不觉得老爷子夸祁同伟过头,
相反,他觉得夸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