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54章 海客谈瀛洲 (公元前588年 春)

第154章 海客谈瀛洲 (公元前588年 春)(2 / 2)

文种死后,勾践越发独断专行,对范蠡的离去也始终耿耿于怀。他将姑苏作为越国的新都,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也提醒越人,曾经的屈辱和辉煌的复仇。但灭吴的胜利并未带来长久的安宁,楚国的压力如同悬顶之剑。

“丁固。”他唤来心腹将领。

“臣在。”

“楚王南巡,意在震慑寡人,稳固其江南。”勾践缓缓道,“我们不能让他太安心。去年散播的谣言,效果如何?”

丁固躬身回答:“回大王,据探子回报,楚国沿海商旅确有人心浮动,郯、莒等小国对加重贡赋亦颇有微词,然尚未到动摇其根基的地步。”

“不够,远远不够。”勾践摇头,“熊侣亲自南巡,便是要扑灭这些小火苗。那我们,就再给他添一把柴。”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挑选一批死士,不必再去散播流言。让他们扮作商旅或蛮部,在楚国江南之地,寻机袭击其小股巡逻队,或焚烧其偏远粮仓。记住,动作要快,下手要狠,得手后立刻远遁,绝不纠缠。更要留下些‘证据’,似是而非,指向……山越蛮部,或者,是那些对楚王加重盘剥不满的本地豪强。”

丁固心中一凛,这是要将水彻底搅浑,在楚国后方制造真实的混乱和猜忌!“臣,遵旨!”

“去吧。”勾践挥挥手,重新望向南方,“熊侣,你想稳固后方?寡人偏要让你后方起火!看你能在江南待多久!”

万里波涛之外,“安居”岛。

春日的海风带着暖意,吹拂着山谷中茂盛的作物。与中原各国的剑拔弩张相比,这里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但岛主范蠡的心,却从未真正远离那片纷争之地。

“先生,来自中原的消息。”一名心腹船员将密封的竹筒呈上。

范蠡打开,仔细阅读着关于艾陵之战后续、齐楚动向、晋国举措以及越国小动作的汇报。当他看到楚庄王南巡和勾践可能采取的进一步行动时,眉头微微蹙起。

“勾践……还是如此急功近利,手段阴狠而缺乏远略。”他轻叹一声,“如此撩拨,若被熊侣抓住确凿证据,反而会给予楚国大举征越的口实。”

他走到崖边,望着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那个被他命名为“东极”的、隐约出现在海平线方向的巨大黑影,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去年发现的“坚白之金”虽然珍贵,但冶炼困难,产量极低,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应用。

“中原之地,纷争已入死局。齐楚晋越,纠缠不休,无非是旧秩序的反复撕扯。”范蠡喃喃自语,“若要破局,或许……契机不在地上,而在海上;不在旧土,而在新域。”

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他转身,对侍立一旁的骨干们说道:“准备最大的海船,囤积足够的淡水食粮。待东南风起,我们扬帆向东,探索‘东极’!”

“先生,那中原之事……”有人问道。

范蠡目光悠远:“中原之事,且由他们去争。我们只需做好我们的事。若‘东极’真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多的资源,乃至……更先进的技艺,那么未来,我们所拥有的,将不再是区区千余戎骑所能比拟的力量。”

他要将探索的重心,从骚扰和搅局,转向真正的开拓。这需要时间,需要运气,更需要超越这个时代的勇气与眼光。

公元前588年的春天,中原的统治者们仍在固有的棋盘上绞尽脑汁,算计着下一城的得失。而范蠡,这个曾经的谋臣、巨贾,此刻却将目光投向了棋盘之外,那浩瀚无垠的未知海洋。他的东渡之念,如同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种子,或许将悄然改变未来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