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之败,罪在泄露军机,阳处父将军失于察查,赵盾身为主政,责无旁贷!”赵盾的声音冰冷,没有试图推卸自己的领导责任,但他话锋随即一转,更加凌厉,“然,正因有内鬼,正因有人为一己私利,不惜通敌卖国,戕害袍泽,才更需峻法严刑,肃清内奸,以正国法!若因惧怕内鬼,便因噎废食,废弛法令,纵容亏空,则国将不国,今日失两千将士,明日便可失万里河山!”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那些出声指责他的人,最后落在之前发难的大夫身上:“至于清查军赋,乃为充盈国库,保障前线浴血将士之需!若有人因自身亏空,便心生怨怼,甚至行此叛国之事,那便不是新政之过,而是其人心术不正,其罪当诛!”
赵盾的回应,强硬无比,直接将泄露军机的行为定性为叛国大罪,将政策之争上升到了忠奸对立的高度。这番言论,暂时压下了朝堂上的非议,但也将矛盾更加尖锐地摆在了台前。支持赵盾者,认为他立场坚定,不畏流言;反对者,则更觉其专横跋扈,不肯认错。
退朝之后,赵盾立刻下令,由司寇府牵头,会同军中将领,彻查西线军情泄露一事!他要知道,是谁,为了什么,做出了这等叛国之举!
南线伊洛大营,栾枝也接到了西线再次遭伏的战报。他的第一反应与阳处父一样——必有内奸!而且,此獠地位不低,能接触到具体的换防计划。
他立刻加强了南线自身的防谍反间措施,同时,一种更深的不安感萦绕心头。楚军近期虽然陈兵边境,却异常安静,这与他们一贯的风格不符。子文老谋深算,他策动郑国叛乱失败,如今西线晋军虽遭打击,但根基未损,他为何还按兵不动?
除非……他的杀招,并不在战场之上。
栾枝立刻修书一封,密报晋襄公与赵盾,除了陈述西线败局可能源于内奸之外,更着重提醒:“楚人安静,其心叵测。恐有更阴毒之计,意在乱我朝堂,耗我国力。请君上、司寇明察秋毫,内固根本,外防离间!”
然而,栾枝的警示,在绛都因西线败仗和朝堂争执而弥漫的浮躁气氛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追查内奸和争论新政之上。
郢都之内,令尹子文得知晋国西线遭伏成功的消息,以及晋国朝堂因此引发的激烈争吵,脸上露出了冰冷的笑容。士谷这颗棋子,开始发挥预期的作用了。他并不指望一次伏击就能打垮晋国,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晋国人自己怀疑自己,让赵盾的权威受到挑战,让内部的裂痕在猜忌与指责中不断扩大。
“赵盾啊赵盾,你还是太年轻了。”子文轻声自语,“治国若只靠严刑峻法,而无怀柔安抚,无异于抱薪救火。这堆干柴,我已经为你点燃了第一把火,接下来,就看它如何自己燃烧下去了。”
他吩咐心腹:“告诉那边,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是时候,再给晋国的朝堂,添一把火了。”
一场针对晋国内部的、更加阴险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和朝堂风波的晋国,能否识破这背后的阴谋,稳住阵脚?年轻的赵盾,又将如何应对这内外交困、暗箭频发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