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汇报过程中,张总监一直保持着沉默,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或提出任何问题。苏瑶原本以为他对自己的工作表示认可,但当她展示完风险预案后,张总监却突然插话道:“市场调研数据可能存在偏差。”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苏瑶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而现在,那份被标记为“待优化”的报告正静静地躺在她的办公桌上,张总监的审批签名格外醒目。这意味着她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改整个报告,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然而,要找到并纠正这些所谓的“偏差”并非易事,这无疑给苏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刻她却听到张总监冷漠地回应道:“可是数据样本是你要求压缩成本后选取的。”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发紧,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紧紧扼住了喉咙。
她凝视着张总监,那扇半掩的百叶窗透出的微弱光线,在她的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使得他的表情显得愈发难以捉摸。
张总监继续说道:“我只负责战略方向,具体的执行细节本就应该由项目负责人来把控。”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穿了她的心。
她不禁想起三个月前,当她刚刚接手这个项目时,张总监曾拍着她的肩膀,信誓旦旦地对她说:“放手去做吧,我会给你兜底的。”那时的她,笑容和蔼,语气坚定,让她对这个项目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可如今,同样的人,同样的办公室,同样的项目,却说出了如此截然不同的话。这巨大的反差让她感到一阵晕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苏瑶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走进了茶水间,一边冲咖啡一边思索整件事情的发生过程。
茶水间里,咖啡机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是在嘲笑苏瑶的无奈和无助。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睛凝视着杯中旋转的奶泡,思绪却早已飘到了千里之外。
总监的推诿就像是一场精密计算过的棋局,每一步都恰到好处,让人无从应对。他先是放权给苏瑶,让她像一个英勇的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去面对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当评审的关键时刻到来时,她却突然收回了对苏瑶的支持,让她孤立无援,只能独自面对所有的压力和风险。
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竟然是要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年轻人经验不足”!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甩锅行为,而是一种极其阴险的手段。他们企图利用苏瑶的失误,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同时还能巧妙地稳固自己在权力结构中的安全位置。
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一箭双雕,既可以逃避责任,又能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根本不顾及苏瑶的感受和前途,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利益。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太卑鄙了!
苏瑶紧紧地握着手机,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着。她知道,这通电话将会改变很多事情。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法务部的电话。
在通话记录里,躺着三份未被批复的资源申请邮件,时间戳清晰地记录着总监是如何一步步地抽走了她的后援。这些邮件就像是三把利刃,直直地刺向苏瑶的心脏,让她感到一阵刺痛。苏瑶会想起当初与张敏的初识。
在心理咨询室柔和的灯光下,苏瑶与张敏面对面坐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苏瑶,这位年轻却深谙心理学之道的女性,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智慧,她知道,这场与张敏的较量,不仅仅是心理的博弈,更是智慧与策略的交锋。
张敏,一个曾经在法律边缘徘徊,如今却深陷舆论漩涡的女性,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戒备与不安。苏瑶轻轻开口,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张敏,我知道你现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舆论的利刃正无情地指向你。但请相信,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
苏瑶运用她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开始逐步瓦解张敏的心理防线。她通过细致的观察,捕捉到张敏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从而判断出她的心理状态和可能的反应。苏瑶用共情的方式,让张敏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逐渐打开了她的心扉。
“张敏,你其实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做那些被指控的事情。”苏瑶缓缓说道,“舆论的狂潮往往掩盖了真相,但我们的内心,那个最真实的声音,是不会说谎的。”她引导张敏进行自我反思,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无辜和被误解的痛苦。
与此同时,苏瑶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在心理层面与张敏较量。她深知,要真正证明自己的清白,还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于是,她秘密联系了法务部的专业律师团队,开始收集证据,准备为张敏洗清冤屈。
律师团队深入调查了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从监控录像到目击证人的证词,从现场遗留的物证到张敏以往的行为记录,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证明张敏清白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苏瑶不仅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专业建议,还亲自参与了证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经过数周的艰苦努力,律师团队终于找到了关键证据,证明了张敏的无辜。原来,真正的凶手是陆沉的生意伙伴,他为了谋取利益,设计了这起谋杀案,并嫁祸给张敏。在铁证如山面前,凶手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随着真相的大白,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张敏从被唾弃的“凶手”变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她的名誉得到了恢复。而苏瑶,因为在这场较量中展现出的卓越心理学知识和法律策略,赢得了法务部的高度认可。
不久之后,苏瑶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邀请——成为心理咨询室的合伙人。原来,心理咨询室的负责人看中了苏瑶的专业能力和在这次事件中展现出的领导力,认为她能够为心理咨询室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面对这个邀请,苏瑶没有犹豫。她知道,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她实现自己心理学梦想的新起点。于是,她欣然接受了邀请,成为了心理咨询室的新合伙人,与团队一起,为更多的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