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理念传承,薪火相继
大婚的喜庆余韵尚未完全散去,帝都的目光便再次被吸引至京郊的栖凤山。此山钟灵毓秀,原本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明帝萧玦感念萧煜一家之功,更为了彰显其对“医武传家、济世苍生”理念的支持,特将栖凤山主峰及周边广阔地界赐下,作为“医武宗”开宗立派之基。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修缮一新的医武宗总坛张灯结彩,气象万千。巨大的山门以古朴巨木制成,上方悬挂着由萧玦亲笔题写的“医武宗”鎏金匾额,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宗门广场之上,已是人山人海。不仅有朝廷重臣、皇室宗亲前来观礼,更有来自天下各地的医道名家、武林豪杰,甚至许多受过苏叶、萧雨恩惠的普通百姓也跋涉而来,欲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萧煜与苏叶,今日皆身着象征宗门最高荣誉的青金色袍服,坐于主位之上。虽内力大损,白发渐生,但萧煜目光依旧深邃平和,苏叶亦温婉从容,两人相携而坐,便是一座无形的丰碑,象征着医武宗最深厚的底蕴与传承。
第二幕:双星并立,开宗明义
吉时已到,礼炮九响,声震四野。
萧墨与萧雨,作为医武宗的首任宗主与副宗主,并肩立于广场中央的高台之上。萧墨一身玄色劲装,外罩绣有银丝云纹的青金色宗主长袍,英武沉稳,气度恢弘;萧雨则是一袭月白医袍,襟袖处以金线绣着灵枢针纹,清丽脱俗,眉宇间既有医者的仁心,亦有宗主的担当。
“诸位前辈,各位同道,四海宾朋!”萧墨声如洪钟,传遍整个广场,“今日,医武宗于此立派,非为争雄,非为显名!乃为秉承‘以武强身,以医济世’之理念,融武道之刚健于医道之仁心,探索生命之奥妙,守护苍生之安康!”
他目光扫过台下无数面孔,继续道:“入我医武宗者,当谨记宗规:一曰仁心,不可恃技凌弱,需怀济世之志;二曰精进,需勤修武艺,钻研医理,不可懈怠;三曰守护,武者护国佑民,医者救死扶伤,皆为守护之道!”
萧雨上前一步,声音清越接道:“医武宗将设‘武院’与‘医堂’。武院授艺,不止杀伐之术,更重心性锤炼、体魄强健;医堂传道,不囿门户之见,广纳百家之长,精研疑难杂症,培育良医。二者相辅相成,内外兼修,方为我宗立世之本!”
这番开宗宣言,格局宏大,立意高远,既明确了宗门的核心追求,也划定了其超然于寻常江湖门派与医学世家的独特地位,引得台下掌声雷动,喝彩不已。
第三幕:群贤来朝,底蕴初显
开宗仪式之后,便是各方势力献礼与门人弟子入门之仪。
朝廷方面,由皇帝特使宣读了册封医武宗为“天下医宗之首”的诏书,并赐下大量典籍、药材及修炼资源。
江湖之上,与萧家交好的铸剑谷(岳铮家族)、天机阁(以情报、机关闻名)等势力纷纷派来重量级人物,送上厚礼,并表达了结盟与合作之意。
医道方面,各地有名的医学世家、药王山等传承,虽心情复杂,但慑于苏叶、萧雨的威望与医术,更感念其化解魂毒、普惠苍生之功,也大多派人前来观礼,以示尊重。
更引人注目的是,首批拜入宗门的弟子,除了部分原济世堂的骨干和萧家培养的亲信外,竟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江湖年轻才俊与医学苗子。他们经过初步筛选,此刻正整齐列队,在萧墨与萧雨面前,庄严宣誓,正式成为医武宗的开山弟子。
这其中,便有数名在幽冥岛远征中受伤被救、深受感动的年轻士兵,以及一些出身寒微却天赋不俗的医者。医武宗海纳百川、唯才是举的气象,已然初显。
第四幕:惊鸿司主,暗卫初成
就在这万众瞩目、光鲜亮丽的宗门大典进行之时,在总坛深处,一处名为“听风阁”的僻静建筑内,另一场低调却至关重要的仪式也在同步进行。
云惊鸿一身利落的司主服饰,立于阁中。她的面前,肃立着二十余名气息内敛、眼神锐利的男女。这些人,部分是她在侦缉司中精挑细选、背景干净、能力出众的心腹干将,部分则是萧墨从军中选拔出的、忠诚可靠且擅长潜行、刺探的好手。
他们,将共同组成医武宗麾下,不对外公开,直属于宗主与副宗主的特殊力量——“暗卫”。其职责,便是处理宗门不便明面出手之事,探查潜在威胁,守护宗门安全,并作为与云惊鸿的侦缉司、萧墨的军方力量进行暗中联动的桥梁。
“自今日起,尔等便是我医武宗之暗刃,藏于鞘中,隐于暗夜。”云惊鸿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宗门的荣耀在明处,而许多危机,却潜藏在暗处。你们的使命,便是成为宗门的眼睛与耳朵,斩断伸向宗门的黑手。”
她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个人:“记住,忠诚与能力,是你们唯一的通行证。若有背叛,天涯海角,我必亲自清理门户。”
众人齐声低喝:“谨遵司主之命!愿为宗门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