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刘基更是满脸狐疑:这也太离谱了!幼子生病?呵,简直荒谬可笑!

上座的王仲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不定还真是这样。曹操自然做不出这种事,但袁绍的性格,倒也不难理解。

王仲脑海中浮现出曹操对袁绍的评价:

优柔寡断,常失良机。

哈哈!历史竟如此相似地重演。

要是曹操知道了,怕是要气得捶胸顿足吧?

这简直是天赐的内应,专门坑自己人!

郭嘉低声说道:“这只是我的猜测,当日田丰、沮授、郭图、辛评等人因袁谭患病齐赴将军府劝谏,最终皆神色凝重离开。”

“诸位细想,若非出兵之事,还有什么能让冀州与颍川两派谋士共同忧虑?”

刘基、赵普微微颔首:“奉孝此论确有见地!”

王仲放声大笑:“天意助我!待袁绍醒悟时,曹操必亡,届时我军可全力剿灭袁绍!”

豫州梁郡睢阳城下,裴元绍率众横卧马背,与士卒嬉笑打闹,好不快活。

城头曹将见状怒不可遏,纷纷攥紧拳头。

“将军!赵云如此猖狂,末将**出城斩之!”

“末将愿往!”

“夏侯将军,末将宁死不受此辱!”

众将群情激愤,争先请战。

夏侯渊凝视城外,厉声压制众议:“尔等以为本将不愿出战?丞相严令,无军令不得擅自出击!”

身旁夏侯恩抱拳道:“将军可曾听闻此贼如何辱骂丞相?若丞相在此,必允我等出城雪耻!”

“住口!”

夏侯渊怒目呵斥:“敌寇猖狂本将岂能不知?有空在此聒噪,不如勤练珷艺!夏侯家的颜面都被你丢尽了!”

“夏侯妙才!”

夏侯恩勃然大怒,正欲发作,被同僚急拦。

“将军息怒!”

夏侯渊须发戟张:“你要**不成?”

夏侯恩冷笑:“怯战之徒,才是夏侯氏之耻!”

夏侯渊怒道:“你......

就在这时,城下传来阵阵讥讽:打得好!夏侯家果然威风,不敢迎战城外敌军,只会自家人逞凶斗狠!

夏侯渊!莫非是惧怕我家主帅?

曹贼选你为将,看来那些传言非虚!

城下叫骂声此起彼伏。赵云眉头紧锁,低声询问:军师,敌军拒不出战,该如何是好?

荀攸沉思片刻,拱手道:将军勿虑,在下已有诱敌之策。

军帐中,赵云屏退左右:愿闻军师妙计。

荀攸分析道:夏侯渊自负谋略,其坚守不出,只因未得战机。

赵云连连颔首。

荀攸继续道:若要诱其出战,须暗设陷阱。

赵云忙问具体方略。

荀攸附耳献计,赵云听完展颜称赞。

次日拂晓,赵云率军至城下,挺枪厉喝:速唤夏侯小儿出来!

城头之上,夏侯恩面露凶光厉声喝道:赵子龙休得猖狂!旁人惧你三分,某家却是不怕。若再敢放肆,定叫你身首异处!

铿然脆响!

一道寒光应声出鞘。

剑锋冷冽,相隔数十步犹令人遍体生寒。

赵云目光一凝,心知此非凡品。

退下!

忽闻城上传来厉喝,夏侯渊大步上前喝退夏侯恩,目光如电直视城下白袍将领。

连日来皆是裴元绍前来搦战,今日竟是赵云亲至,此事着实蹊跷。

夏侯渊冷笑道:赵子龙!休要白费心机。若有胆量便来攻城,某自当奉陪。想要诱我出城?痴心妄想!

赵云闻言长笑,扬鞭遥指:素闻夏侯氏徒有虚名,全仗与曹贼私交方能镇守要地。原本不信,今日得见,果然如此。

这般激将之法,赵云根本不屑一顾。

说罢便拨转马头回归本阵。

夏侯渊暗自狐疑,不知赵云究竟意欲何为。

城下士卒照例叫骂不休。

阵中赵云却置若罔闻,不时有亲兵上前附耳低语。只见他剑眉紧蹙,挥手屏退众人。

究竟在密谋何事?

夏侯渊百思不得其解。

但从赵云凝重的神色判断,必有重大变故。

必定!

是出了什么大事!

日影渐移。

转眼已至午时炊烟起时。

夏侯渊远眺敌营,细数之下竟比昨日少了十余处炊烟。以他多年征战经验,一口军灶可供多少人马,心中自然有数。

炊烟稀少,必是兵马锐减!

莫非裴元绍已率兵悄然撤离?

嘶——

夏侯渊神色一凛,眉间沟壑骤起。

若真如此,究竟是何缘由令赵云留守此地?

阵前叫骂依旧。

直至暮色四合。

朦胧月色中不见炊烟,赵云亦收兵回营。

然而......

翌日破晓,赵云再度列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