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如今黄巾之乱已平,正所谓兔死狗烹,皇上解除了心头大患,自然会恢复往日作风。

若我们不知进退,强逼陛下铲除宦官,只怕会弄巧成拙,招致第三次党锢之祸。

王仲注意到在场大儒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不少人已经皱起眉头,露出不屑的神情。

但他既然开了口,就绝不会半途而废。

更何况何进大将军现在踌躇满志,绝不会坐视我们壮大。越是急于求成,遭遇的阻力就会越大。

依在下拙见,不如暂且避其锋芒。待宦官与外戚两虎相争,我们便可积蓄力量,静待良机!

首席的卢植赞许地点头:好个以退为进之计!

王仲连忙谦逊道:老师过奖了。士人长期受压,如今终于得以施展抱负,急迫些也是人之常情。

这番话确实点醒了在座众人。朝堂局势他们并非不懂,只是当局者迷罢了。王仲提到的人之常情,立即引起共鸣,众人态度明显缓和。

王允试探着问道:那依云逸之见,我们除了隐忍就别无选择了吗?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宦官祸乱朝政?

众人纷纷附和:

云逸贤侄分析得虽有道理,但宦官不除,天下难安啊!

宁可拼死一搏,也不能纵容阉党为祸!

正是如此!

王仲从容应答:诸位别忘了,何进这个大将军之位也是在黄巾之乱时获得的。只要我们暂避锋芒,他自然会先对宦官出手,届时便可坐收渔利。

殿中顿时响起低声议论。

“宦官外戚党争已久,王仲此番见解可谓一针见血。”

“确是如此!鹬蚌相争正当时,我等当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此子天资卓绝,实属难得!”

......

“叮!蔡邕好感度达满值。”

“叮!王允好感度达满值。”

......

“叮!宿主以才学折服名士,仕途坦荡,奖励气运值伍零零零点及抽奖机会,是否立即抽取?”

王仲愕然!

竟有意外之喜?

清晨断电时刚拟定文稿。

“抽奖!”王仲暗自催动系统。

“叮!恭喜获得【天籁琴技】,可臻化境演绎任何琴曲。”

琴艺天赋?

王仲不由失笑。

莫非要与周郎竞奏《广陵散》?

这般场景倒也别有意趣。

宴席散后,王仲辞别卢植返程。

卢植却将蔡邕引入内室。

烛影摇红间,蔡邕笑问:“子干兄莫非未尽兴,欲与蔡某再续清谈?”

卢植正色道:“小酌无妨,但确有要事相商。”

蔡邕挑眉:“愿闻其详。”

卢植抚须而问:“伯喈以为云逸才具如何?”

蔡邕脱口赞道:“颖悟绝伦,乃百年难遇的良材美玉。”

卢植追问道:“仅此而已?”

蔡邕沉吟道:“文韬珷略兼具,更怀济世之志,必成擎天玉柱!”

卢植继续问道:除此之外呢?

蔡邕一时语塞:这个......

两人沉默良久。

蔡邕始终没明白对方的意图。

卢植索性直截了当:伯喈兄,令爱才貌双全,小徒亦是青年才俊,不如促成这段良缘......

蔡邕顿时失色:此事......恐怕不妥......

卢植不悦道:莫非嫌弃云逸出身寒微?以他的才学,难道还抵不过那些世家虚名?

蔡邕默不作声。

卢植又劝道:伯喈身为当世大儒,应当明白眼下奸佞横行,民不聊生,正是危急存亡之秋!

能安邦定国者,必是智勇超群之人。那些纨绔子弟终将被时代淘汰,此时还执着于门第之见,实非明智之举。

原来河东卫氏正有意与蔡家联姻。

蔡邕赋闲在家,本有意借此重返朝堂。

但卢植这番话让他举棋不定。

他心知卫仲道确如卢植所说,不过是个庸碌之辈,与爱女实在不相匹配。

反之观之王仲——

简直判若云泥!

唯一欠缺的不过是家世而已。

转念一想,王仲既是卢植关门**,身份已然不同,与蔡家也算般配。

况且当今天子昏庸,奸臣弄权,百姓困苦,怨声载道。

各地叛乱此起彼伏。

黄巾之乱更是动摇国本。

在这动荡时局下,

什么世家大族都将不堪一击。

唯有真正的英才,

才能在乱世中力挽狂澜。

而王仲,

正是这样的人中龙凤。

如果选他当女婿,看似是下嫁,但说不定王仲日后能飞黄腾达,把那些豪门子弟全比下去呢?就算不能封侯拜相,起码也能混个一方**吧?这不比那个纨绔子弟卫仲道强多了?

想到这里,蔡邕长舒一口气:“子干,你为了云逸这孩子,真是费尽心思啊!他运气真好,能遇到你这样的老师。”

卢植一听,喜上眉梢:“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就派人准备聘礼!”

蔡邕还是有点犹豫:“子干,要不这样,咱们想办法让两个孩子见一面。要是他俩互相看对眼,那我自然乐意成全;但如果没那个缘分,你可别怪我。”

“好好好,就这么办!”卢植连连点头,满脸兴奋,“伯喈,十年后你一定会为今天的决定感到自豪的,我敢保证!”他语气格外认真。

蔡邕赶紧泼了盆冷水:“子干,别高兴太早,他俩能不能成还两说呢!”

卢植一挥手,信心十足:“我对云逸有信心,也相信琰儿的眼光,他俩绝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顿了顿,接着说:“这事得抓紧,明天我就带云逸去你府上。待会儿回去记得让琰儿好好打扮打扮。”

蔡邕轻哼一声:“你也让云逸收拾利索点,要是琰儿看不上他,可别怪我没给机会!”

“哈哈哈!”两人相视大笑。

次日清晨。

王仲刚睡醒,卢府的仆人就来驿馆传话,说卢植要带他去蔡府拜访。不用仆人提醒,王仲今天特意收拾得格外精神,整个人英气逼人。

两人到了蔡府时,卢植还没下朝。蔡邕虽然闲居在家,但也不好直接接待卢植的**,毕竟身份上不太合适。于是,王仲独自在前厅等候。

王仲向来闲不住。

他穿过前厅,步入第二进院子。

眼前亭台精巧,溪水蜿蜒,处处透着雅致韵味,令人沉醉其中。

他沿着小径信步闲游,细细品味园中景致。

这般精心布置的园林,让王仲不禁赞叹蔡邕不愧是当世大儒,对美的追求自有一番境界。

忽然,一阵清幽琴音飘入耳中。

琴声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清脆欢快,犹如珠落玉盘,格外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