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内堂(1 / 2)

青城堂内鸿儒来,论道不过空手回。

竹林指点十三剑,直叩天门云雾开。

上清宫内,客座之上,一人头戴方巾,身着儒雅长衫,巍然正襟危坐,一派鸿儒硕学的气度。

“云帆,这位是九秀学宫的谈先生,过来见礼,行大礼,哦,你有恙在身,先行记下。”

“九秀学宫乃是历任帝师所出之地,谈先生更是其中翘楚。”

“谈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着得锦绣文章通得雅乐妙理,实乃世所罕见的良师。”

堂堂青城派外门长老青云,此刻却对着一位老学究违心奉承,姿态着实显得卑微。更令江云帆不齿的是,那位谈先生的神态坦然受之,眉宇间分明写着“理应如此,受之无愧”,仿佛真该受万众景仰。

“呵呵,长老言重了,”谈先生矜持地摆了摆手,捋着胡须道,“儒生不过略有几分薄才,于八股文章稍具心得,数筹之道略知一二,实不足道哉,不足道哉!”

江云帆看在眼里,心中唯有鄙夷。

“谈先生,日后这孩子还需劳您费心教导。”

“长老客气了,”谈先生微微颔首,语气笃定,“只要他肯虚心向学,老夫保他成才,呵呵!”

江云帆如何不明白青云的苦心?分明是要他弃武习文。他亦能体会师伯回护之情,但何至于为此折腰屈膝,尤其对象是这般装腔作势之徒!判官大人胸中那股不平之气翻涌难抑,于是便有了以下一幕——

“先生果然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博而寡要,”江云帆面上恭敬,言辞却暗藏机锋,“小子对先生学问钦佩万分,心中有数处疑惑,不知可否请教?”

谈先生抚须微笑,矜持道:“孺子敏而好学,可教也!不过‘博而寡要’之评,用在此处似有不妥。”

江云帆正色问道:“敢问先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谈先生笑容微凝,旋即恢复从容,缓缓道:“《天问》乃难倒古今圣贤的无解奇书,老夫答不上,亦属常情。”

“哦?原来是无解之题。那小子请教些浅显的。”江云帆话锋一转,“雉兔同笼,上三十五头,下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啊?这……”谈先生猝不及防,神色一僵,下意识低头掐着指头,口中念念有词,苦苦计算。

江云帆不待他喘息,连珠炮般发问:“敢问这世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子?”

“日出东方而落西隅,周行不殆,敢问这大地,究属方耶?圆耶?”

“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然能解百毒,盖以毒攻毒之理,此中玄妙,先生可知?”

……

江云帆抛出一连串刁钻古怪的问题,多是他昔日在遁甲宗杂书中偶得,或从史任处听来的冷僻药理。自诩博学通天的谈先生何曾应对过此等诘难?他额头见汗,支支吾吾,彻底懵了圈,方寸大乱。最终,两名青城弟子不得不架着晕头转向、失魂落魄的谈先生,匆匆离开了上清宫。

“谈先生慢走,得空常来喝茶啊!”青云脸上堆笑,挥手相送。

待那身影消失在殿外,他猛地转身,指着江云帆,气急败坏道:“你……你……简直气煞我也!”

江云帆一脸无辜,坦然道:“是他才疏学浅,见识有限,与我何干?”

青云气得胡子直翘,举手欲打,但瞥见他那副苍白虚弱、病骨支离的模样,心头一软,高举的手终究颓然放下,叹息道:“天意已定,师伯们是怕你因此沉沦,荒废一生啊。”

江云帆目光灼灼,语气斩钉截铁:“可云帆志不在此!”

青云皱眉问道:“那你意欲何为?”

江云帆挺直脊背,眼中燃着不屈的火焰:“我想练武!纵使只剩一线渺茫之机!我心中尚有许多未了之愿,江湖之上,更有在意之人,需我以手中剑去守护!”

青云见他神情恳切,意志坚决,手抚长须,沉吟半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缓缓道:“若说去处……倒真有一处,或许适合你。”

江云帆精神一振,忙问:“何处?”

青云吐出两个字:“内堂!”

江云帆瞳孔微缩,惊愕地望着青云:“内堂?青城五堂中最神秘莫测的内堂?可……以我如今这残破之躯,也能进内堂?”他心中既惊且疑。

青云目光深邃,道:“武学修为,并非踏足内堂的唯一门槛。”

江云帆心头涌起一丝希望,郑重抱拳:“若真如此,云帆拜谢师伯!”

青云微微颔首,随即又显出一丝慎重:“不过,此事尚需与掌教师兄细细商议过方可定夺。”

“嗯,此事确非急务,”江云帆神色骤然黯淡下来,虎目之中泪光隐现,声音带着压抑的痛楚,“但有一事,却是云帆刻不容缓、必须立刻去做的!彤彤的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