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经济与发展(2 / 2)

设立奖学金,家里穷但孩子肯读书的,州里出钱供他上大学、上技校。”

“医疗这块,是底线。”

他看向卫生部门的负责人,“扩建公立医院,多设社区诊所,让老百姓生个病不至于在家等死。

我们会和UEIF旗下的实验室合作——放心,是‘蛇母’实验室里那些能见光的好技术——搞点便宜有效的药品,重点对付我们这儿常见的地方病。

活着,并且健康地活着,是最基本的人权。”

最后,他指向地图上几个关键的边境点,“这里是‘绿洲计划’。

以前这些口岸是毒品和黑钱流入流出的黑洞。

我要把它们变成展示我们新规矩的橱窗。

设立特殊经济区,搞合法跨境贸易、物流、旅游。

UEIF和国民警卫队给我把安保做到铁桶一般,确保这里绝对安全。

然后,去告诉国内外的投资商:

‘来吧,这里有钱赚,而且没人能抢走你的利润’。我们要让边境不再是麻烦的代名词,而是繁荣的起点。”

这些计划不是纸上谈兵。

在“帝国模块”这个超级大脑的精确计算和资源调配下,它们以惊人的效率落地了。

被缴获的毒资,那些曾经堆在秘密仓库里、散发着罪恶气息的现金,变成了修建新学校的砖瓦,变成了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变成了农民合作社里第一批良种,变成了小店主手里撬动梦想的第一笔贷款。

民众的感受是最直接的。

在曾经破败的“铁锈镇”,老杰克拿到了他在新建的农机配件厂第一个月的工资,崭新的钞票,没有毒品的气味。

他拿着钱,给女儿买了一条她念叨了很久的花裙子。

“这感觉,”

他对邻居说,“比他妈的以前帮人藏毒时提心吊胆地数钱,实在多了。”

在边境村庄“砂岩角”,玛丽大婶用小额贷款开了个杂货铺,卖些日用品和冷饮。

因为旁边新修的公路带来了过往的卡车司机和游客,她的生意好得出奇。

“我现在每天晚上锁上店门,能睡个安稳觉,”

她说,“不用再担心半夜有枪战,或者警察来突袭。”

孩子们走进了加固了校舍、来了新老师的学校;

生病的人发现镇上的诊所终于有医生值班,也有了基础的药品;

以前坑洼不平、经常有劫匪出没的公路,被平整的柏油路取代,国民警卫队的巡逻车规律地驶过。

生活,第一次向人们展示出除了暴力、毒品和绝望之外的,另一种充满希望的可能性。

林锋的威望,在这种切切实实的改变中,悄然发生着质变。

过去,人们怕他,因为他手握生杀大权,能用铁腕碾碎一切敌人。

现在,人们开始谈论他,语气里带上了感激和期待。

那种敬畏还在,但里面掺杂了越来越多的拥戴。

人们服从,不再仅仅出于恐惧,更是因为看到了他带来的秩序与希望,并且愿意为了这份希望而跟随。

经济发展的成果,像是最强效的粘合剂,将原本松散、猜疑的社会重新凝聚起来。

这份由工作、温饱、教育和安全感和成的“胶水”,比任何武力威慑都更加牢固。

它也悄然为林锋内心那幅更为宏大的蓝图,积累了最初、也最宝贵的资本:

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难得的人心向背。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第一步,总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