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粗略的算了一些,单单他这位山西最大的‘地主’,和沈王朱效镛这位第二地主;
再加那些山西的世家大族地主豪绅们,就贡献了全省农税的接近四成...
换句话说,人口仅仅占了不到百分之一的大地主们,就缴纳了农税一百五十多万两;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今年山西省多收了这么多农税,百姓们还如此高兴;合着地主们已经交了一小半儿了!
看到这个数据,崇祯皇帝无语了!同时心中也更加好奇一件事儿!
什么事呢?
要知道,按照改革之前的农税征收办法,那些掌握着大量良田的世家大族和地主豪绅们,仅仅需要缴纳土地产出了百分之五作为农税就够了;
可是实行摊丁入亩,将百姓们的人头丁税揉到农税之中以后,那些地主乡绅老爷们所需要缴纳的农税立刻翻了一倍!
那么,问题来了!
赵雍这个并没有什么太大背景的山西承宣布政使,是怎么让那些地主豪绅老爷们,乖乖的掏银子给朝廷缴纳赋税的呢?
要知道,赵雍并不像陕西的孙传庭那样,赵雍仅仅是布政使,只掌握政权,不掌握军队军权,只能调动一些衙役,士兵赵雍更是一个都调动不了;那么他是怎么让那些地主豪绅们心甘情愿的交税的呢?
“赵卿,朕有一事不明,赵卿你是怎么让山西的那些地主豪绅们,心甘情愿的交税的呢?难道要在山西实行摊丁入亩国策的消息公示天下之后,那些地主乡绅们就那么乖乖的配合你们清查土地了?”崇祯皇帝不解的问道!
想要实行摊丁入亩,清查土地才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事儿;如果全省有多少土地,又都在谁家名下这些事儿都查不清楚,何来的摊丁入亩?
对于那些老牌儿的地主豪绅们是个什么德行,崇祯皇帝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些个地主乡绅们或多或少都和当地的官员们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许多官员直接就是地主豪绅们家中的晚辈;
如果各县各州各府的基层官员们不配合赵雍,这个承宣布政使清查土地,那么任他赵雍有天大的能耐,也收不上来这么多的农税啊?
“这个???”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一问,赵雍顿时面露尴尬之色;
他并没有着急去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反而是先看了看崇祯皇帝身后的皇太子殿下,并用眼神征询了皇太子殿下,得到了准许之后,才开口回答崇祯皇帝...
原来,朱慈烺在崇祯皇帝下达圣旨,要在山西和陕西两省同时实行摊丁入亩的国策的时候,就猜到了没有什么太大背景的赵雍,很有可能摆弄不了山西当地的地主豪绅...
于是乎,当作为东宫詹士府少詹士的李岩,被崇祯皇帝下旨去山西协助清查田亩的时候,朱慈烺就给李岩带了一个锦囊妙计!
那么锦囊妙计的内容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后世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小混混李卫在江苏实施摊丁入亩之时所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