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215章 太子爷要等的时机

第215章 太子爷要等的时机(1 / 2)

“父皇您听说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吗?除了能方便日后朝廷用兵之外,有了这条路之后,我大明北方的商人在行商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儿臣之所以将第一条路通往山西,正是因为山西的商贸是北方各省之中最发达的!”太子殿下还在喋喋不休的给崇祯陛下洗脑!

在朱慈烺的计划之中,他想要成立一个类似于后世‘有限公司’性质的商行,并将新成立的水泥厂,新修的这条路,以及未来即将要建立的玻璃厂香皂厂酒厂等工坊,全部都纳入到这个商行之中!

接下来,朱慈烺将自己要建立商行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崇祯皇帝听!

按照朱慈烺的计划,他打算拿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孝敬给崇祯皇帝个人;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分给朝廷户部,毕竟如果没有崇祯皇帝和朝廷的支持,无论是修路还是建水泥工坊,都很难实现;

除了给崇祯皇帝和朝廷的那两份之外,朱慈烺还打算从其中在拿出百分之十的股份,分给英国公张之极等当初掏银子支持自己的那些勋贵,至于每人占股多少,则取决于当时他们各自掏了多少银子;

至于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朱慈烺自己打算留下百分之十的股份,剩下的可以让大明的藩王们入股;当然,想让藩王们入股,首先必须得让藩王们从其中看到巨大的利润才行!

“可是,烺儿,依照皇明祖训,咱们朱家的人是不允许经商的!”崇祯皇帝细细的听完了朱慈烺的提议之后,提醒道!

其实,如果朱慈烺能想到如何养活近二十万宗室的法子,崇祯皇帝是最高兴的,毕竟现在朝廷每年都要拿出几百万两银子,去养着宗室们,这对朝廷本就不宽裕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大的负担!

“爹,当初太祖爷制定皇明祖训的时候,咱们老朱家才多少人?如果儿臣没有记错的话,那个时候咱们老朱家才不到五百人吧?

现在呢?根据宗人府的统计,现在所有的宗室人口加起来,都二十多万了吧?”

“如果这二十多万宗室子弟全都由朝廷养着,朝廷真的能负担的起吗?爹,不瞒您说,儿臣除了要成立水泥工坊之外,儿臣还打算成立酿酒工坊玻璃工坊以及香皂工坊等赚钱的法子;

并将这些工坊全部纳入到新成立的商行之中,等以后商行赚到银子,既能缓解朝廷的压力,又能充实您的内帑...”

听着朱慈烺这一套一套的说辞,崇祯皇帝一开始还能勉强听的懂;到了后来,当朱慈烺说出‘玻璃工坊’‘香皂工坊’的事后,崇祯皇帝干脆就不吭声了!

崇祯皇帝如同鸭子听雷一般,听着自己的儿子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崇祯皇帝可谓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于是赶紧打断了朱慈烺的说辞道:

“烺儿,成立商行的事情,你可以和以以英国宫张之极为首的勋贵们,或者和户部的侯恂倪元璐等人商议!如果张之极他们和侯恂倪元璐等人都觉得可行,那么就在早朝上将此事提出来!”

朱慈烺见到自己的皇帝老爹并没有直接反对自己之后,立刻心中暗喜,嘴上则是答应道:“是,父皇,儿臣寻找一个时机将此事提出来的!”

“对了,烺儿,还有你之前提出的那个‘摊丁入亩’的计划!”此时的崇祯皇帝还对摊丁入亩念念不忘;

毕竟,在崇祯皇帝看来,自己的儿子组建商行也好,修路建桥也罢,都不如陕西一省每年都能给朝廷多二百万两白银来的实在,就算没有二百万两,一百万两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