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听书客:茶馆志怪 > 第16章 墓夫人(上)

第16章 墓夫人(上)(1 / 2)

列位看官,且容老朽添些灯油,今夜这故事需得亮堂些才好——毕竟要照见的,是二十年前那场人神共愤的冤孽。话说江南有座青石镇,镇北有片凤凰展翅般的宝地,老辈人称作\"栖凤坡\"。可这二十年来,莫说日落,便是大白天也少见人烟。为何?全因坡上住了位\"墓夫人\"!

这事得从二十年前那个多事的春天说起。

青石镇首富赵家,祖上曾出过三任知府,本是当地望族。可到了赵世荣这一代,却是灾祸连连:先是老太爷在六十大寿宴上无端暴毙,接着三家绸缎庄半月内接连走水,而后最得宠的三少爷重阳登高时坠马,至今瘫痪在床。赵老爷请遍江南风水先生,最后一位姓胡的先生,在栖凤坡转了整整三日,第四日清晨跌跌撞撞冲进赵府,道出一番石破天惊的话来。

\"东家!此地乃千年难遇的凤凰归巢穴,可惜凤眼未开,反成了煞气倒灌之局。需寻一戊寅年七月十五子时出生的处子,在清明子时活葬于凤眼之位,方能化煞为祥,保家族百年兴旺!\"

说来也巧,镇上恰有个符合这八字的姑娘,正是镇上苏秀才的独女婉娘。这婉娘年方二八,生得眉目如画,更难得的是心地纯善,常在镇东头的破庙里教贫苦孩童识字念诗。赵家当即派了媒婆,带着整整两箱白银登门提亲。

苏秀才虽家徒四壁,却是个读书人,当场将媒婆赶出门外:\"我苏家诗礼传家,岂能做这卖女求荣的勾当!\"

谁知三日后深夜,县衙的差役突然闯进苏家,从书房搜出几本前朝诗集,以\"私藏禁书\"之名将苏秀才锁进大牢。次日黄昏,赵老爷亲自来到牢中,隔着栅栏对婉娘笑道:\"姑娘若自愿上栖凤坡,令尊明日便可平安归家。若是不从......\"他故意顿了顿,\"按大清律法,私藏禁书可是要流放宁古塔的。那冰天雪地,令尊这般年纪......\"

那夜恰逢清明,雷雨交加。婉娘穿着一身崭新的大红嫁衣,被八抬大轿送上栖凤坡。据抬轿的家丁后来说,姑娘双手反缚,朱唇紧抿,眼中却无半滴泪——上轿前,她突然回头对赵家大门轻声道:\"今日我穿红衣赴死,来日必化厉鬼,叫赵家鸡犬不留。\"

子时整,胡先生摇动铜铃,念动《镇魂咒》。十六根七寸钢钉,一根接一根钉入三寸厚的柏木棺盖。每钉一钉,棺中便传来一声闷响。当第八根钢钉落下时,棺盖缝隙突然渗出鲜血,在红漆棺木上蜿蜒成诡异的凤凰图案。泥土掩埋时,那抓挠声持续了整整一炷香的时间,最后一声惊雷炸响,坡上所有梧桐叶瞬间枯黄!

更诡异的是,苏秀才当夜果然获释。可他回到家中,只见桌上放着婉娘的绝笔血书:\"爹,女儿不孝。赵家逼我殉葬,此仇不报,魂不入轮回!\"老秀才读罢,呕血三升,当夜便用裤带在房梁上自尽了。

说来也怪,婉娘下葬后第七日,赵家果然时来运转:绸缎庄生意前所未有的红火,二少爷在秋闱中了举人,连卧病多年的大太太都能下床走动了。镇上人私下议论纷纷,有几个胆大的后生甚至动了挖坟一看究竟的念头。

直到十五年后一个深夜,怪事开始了。

先是赵家守夜的家丁听见女子哭声,如泣如诉;接着厨房水缸里浮起缕缕血丝,腥臭难当;最骇人的是某个雨夜,巡更人看见栖凤坡上有团红光——竟是那口柏木棺材破土而出,露出一角!棺木上十六根钢钉锈迹斑斑,盖板裂开一道缝隙,里面黑黢黢望不见底。

次日赵老爷带着十几个家丁上山,命人重新掩埋。谁知锄头刚碰到棺木,持锄的家丁突然发狂,反手一锄砍在自己脖子上,当场气绝身亡。赵老爷吓得病倒三日,从此再不敢近栖凤坡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