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聚宝井(2 / 2)

“先是村里的鸡鸭猫狗,莫名其妙地开始死亡,尸体干瘪,像是被抽干了精血。接着,是村民们自己。起初只是觉得容易疲惫,面色发灰,以为是纵欲过度。但很快,有人开始做同一个噩梦——梦见自己掉进了那口井里,井水冰冷刺骨,并非水流,而是无数冰冷的金银珠宝,它们蠕动着,包裹着他,往井底深处拖拽,井底仿佛有一张巨大的、贪婪的嘴。”

“更诡异的是,那些从井里打捞上来的金银,似乎……真的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腥气,尤其是新打捞上来的,放在屋里,连苍蝇都不愿靠近。而且,这些财宝仿佛会‘消耗’。拥有它的人家,虽然锦衣玉食,但人丁却日渐稀少,不是莫名病倒,就是出现意外。张家的小儿子失足掉进自家新挖的鱼塘淹死了,那鱼塘底,铺满了从井里捞出来的鹅卵石大小的金块。李家的新媳妇,在佩戴了井里捞出的宝石项链后,不到一月便疯癫了,整日胡言乱语,说项链在吸她的血。”

“恐慌开始蔓延。但贪婪,已经像毒藤一样缠绕住了大多数人的心。他们舍不得放弃这唾手可得的财富,宁愿相信那些灾祸只是巧合。他们甚至找来了游方的和尚道士,给井水做法,给财宝开光,试图驱散那‘不祥’。”

“可一切徒劳。死亡和疯癫如同瘟疫,在村子里扩散。曾经热闹的‘金银窝’,渐渐变得死气沉沉。新盖的瓦房里,空空荡荡,只剩下堆积如山的财宝,和奄奄一息的主人。”

说书人拿起那个旧陶碗,举到灯下,让众人看着那粗糙的碗身和干涸的泥痕。

“直到有一天,一个外乡的游学书生路过此地,借宿在村里仅存的一户还算‘正常’的人家——这户人家,当初只从井里捞了够渡过荒年的钱财,便及时收了手。书生听说了神井的传说和村里的惨状,心生好奇。他趁着夜色,独自来到那口被修缮一新的老井边。”

“月光下,井口泛着青黑色的幽光。书生俯身向下望去,井水幽深,不见底。他捡起一块石子扔下去,等了许久,竟没有听到回响。正当他诧异时,井水突然毫无征兆地翻涌起来,不是水花,而是……密密麻麻的金银珠宝!它们像是活物一样在井中蠕动、碰撞,发出令人牙酸的‘咔嚓’声。与此同时,一股浓烈得令人作呕的腥腐之气,从井口喷涌而出!”

“书生吓得连连后退,借着月光,他赫然看到,那翻涌的财宝缝隙中,隐约可见森森白骨,有人类的,也有牲畜的!那些金银,仿佛是从这些尸骨中‘生长’出来的!”

“书生连滚爬跑回借宿的人家,将所见告知。那户人家脸色惨白,颤声道:‘晚了,都晚了……那口井,它不是聚宝盆,它是……蚀骨井啊!它用财宝做诱饵,吸的是人的精气、寿元,甚至是魂魄!捞得越多,被它吸得就越快!那些财宝,就是它消化不了的残渣,带着死气和怨念!’”

“第二天,书生离开靠山屯时,回望那片曾经富庶的土地,只见青砖瓦房间,荒草已齐腰深,几乎看不到人烟,只有那口老井,依旧静静地立在村东头,井口的青石,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

说书人将手中的旧陶碗,轻轻放回桌上,那“笃”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茶馆里格外清晰。

“后来,有人说那口井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突然塌陷,被泥土掩埋,再也寻不见了。也有人说,井还在,只是隐藏了起来,等待下一个贪婪的、不信邪的人去发现它。”

“所以啊,诸位,”说书人抬起眼,目光如锥子般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特别是在那几个刚才眼中放光的人脸上停留了片刻,“若您日后,在哪处荒僻之地,听闻或偶遇一口能涌出财宝的井、泉、或是洞窟,可千万要扪心自问,掂量掂量。”

“那黄白之物,璀璨宝石,究竟是上天的恩赐,还是……那井底无数枯骨与怨魂,联手布下的,索命的饵呢?”

窗外,夜风呜咽,吹得窗纸噗噗作响,仿佛有无数只无形的手在拍打。

说书人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将那沾满泥痕的旧陶碗,收回案几之下。

茶馆内,灯火摇曳,映照着众人惊疑不定的面孔,那“蚀骨井”的传说,连同着对横财与灾厄的恐惧,已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