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双面绣(2 / 2)

柳明远心神不宁,仕途开始不顺,遭人排挤,最终被贬至偏远的苏州府为官。他失魂落魄地回到苏州,第一件事便是去锦绣坊寻找巧姑。

锦绣坊依旧,巧姑却已不在。坊中老绣娘交给柳明远一方未完成的绣品,叹道:“巧姑月前已病逝了。临终前,她将此物交予我,说若有一位柳姓书生来寻,便交给他。”

柳明远展开绣品,浑身剧震!那绣品上,绣的正是他的一生!从他寒窗苦读,到高中状元,再到负心悔婚,最后被贬还乡……每一幕都栩栩如生。而绣品的最后一部分,是一片空白,只在角落用血红色的丝线绣着几个小字:“因果循环,绣迹乃心迹。”

老绣娘又道:“巧姑临终前还说了一句话:‘那方双面绣帕,本就是他的。前世,他是负心书生,我是含冤绣娘。今生此帕,绣的是他今生之路,亦是我前世之怨。如今恩怨两清,帕子……也该物归原主了。’”

柳明远捧着那未完成的绣品和早已失去灵性的双面绣帕,踉跄走出锦绣坊。他抬头望天,只觉得世间一切,仿佛都早已被一双无形的手,用命运的丝线,绣在了一方巨大的绣绷之上。谁是绣娘?谁又是那绣品中的图案?

他最终看破红尘,遁入空门。青灯古佛之下,他时常摩挲着那方已然素白、再无图案的双面绣帕,默然无语。

据说,后来有人在苏州府的某间绣坊里,见过一方奇特的绣品,上面绣着一位僧人的背影,而那僧人的袈裟上,隐约可见正反两面截然不同的纹路,一面是红尘万丈,一面是古寺青灯。

说书老人将那双面绣帕轻轻覆在桌上,帕子上的图案在灯光下仿佛还在微微颤动。

茶馆内众人皆沉浸在那绣迹编织的因果轮回之中,久久无言。

油灯灯花爆了一下,光线暗了几分。

老人的声音带着看透世事的苍凉:

“一针一线,绣的是图案,也是命数。这双面绣,绣的又何尝不是人心的两面?前世债,今生偿,恩怨情仇,皆如针脚,早已密密的绣在了命运的底布上。”

“今夜故事已了,各位,且行且珍惜。”

黑暗笼罩,唯有那方绣帕的轮廓,仿佛还在诉说着未完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