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这种修行潜在的危险,必须要想出一个妥善的方案。怎么办呢!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看来不仅仅是要提升他们的境界,还要教给他们道法。
看了一下我储物戒指里的道法,金木水火土各种都有,根据他们自身的灵根属性。修习不同的道法。还是先让他们把道法神通修行起来。掌心雷,火球术,还有防御功法先让他们先练着再说。
在修行中找不足,在不足中总结教训。知行合一是王守仁老先生在龙场悟道得出的道。只要能为我所用就是好办法。先贤们创造出的文化精髓够我们学习一生。
主意已定,我便开始着手准备。先从储物戒指中仔细挑选出几部基础却实用的道法玉简,按照五行属性分门别类。金系主攻伐,可选《锐金诀》配合掌心雷;木系生机绵长,《长春功》打底再辅以缠绕术最是稳妥;水系变化多端,《润泽经》搭配基础水箭术和凝冰术正合适;火系爆裂迅猛,《炎阳真解》配合火球术威力不俗;土系厚重沉稳,《厚土诀》打基础,再配上石肤术或土墙术这类防御手段。
看着眼前整理好的玉简,我心中稍定。这些功法虽然不算顶尖,却都是根基扎实、修行路线清晰的正统法门,正适合他们这些初窥门径的弟子。
修行之路漫漫,贪多嚼不烂,打好基础才是根本。我打算先让他们各自挑选契合自身灵根属性的主修功法,辅以掌心雷、火球术这类基础攻击术法,再加上一门防御功法保命。不求他们立刻就能融会贯通,只求能在反复练习中熟悉灵力运转,体悟道法真意,于实战中磨砺自身。
正如阳明先生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让他们在不断的练习、试错、甚至小小的挫折中去发现问题,感受自身灵力的流转与瓶颈,比我在一旁空讲道理要深刻得多。
只有亲身体验过灵力耗尽的虚脱,施法失败的懊恼,或是成功抵御攻击的喜悦,才能真正明白道法精妙所在,进而去思考、去调整、去突破。先贤智慧如海,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而如何将这些智慧化作脚下坚实的路,还得靠他们自己去走、去悟。
上午帮他们带到基地的训练场,对他们说:“昨天功法都交给你们了。今天就实践一下。每个人都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始吧,把灵力消耗完为止。”
说完就不再理他们了盘腿修炼起来。
训练场上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灵力波动声。我虽闭目凝神,神识却如蛛网般悄然铺开,将整个场地笼罩其中。
东边角落传来“嗤啦”一声脆响,带着微弱的焦糊味,显然是火球术初成的迹象,只是这灵力控制得过于生涩,火球脱手时便散了形,只燎起一小片草皮。
紧接着是“噼啪”作响的电光,金系弟子尝试的掌心雷偏得厉害,一道细弱银蛇歪歪扭扭劈在空地,激起一蓬尘土。西侧水汽弥漫,水箭术的轨迹软绵无力,撞在土墙上只留下个湿漉漉的印子就溃散了。
更远处,土系弟子憋红了脸,石肤术的光芒在身上明灭不定,显然连维持最基本的灵力覆盖都极其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