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朱传武眉头一皱,瞥了眼许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不清楚许平究竟想让自己演什么戏、配合什么。从某种角度看,许平谋划的事恐怕不简单。既然许平说要见机行事、给这女人演戏,他也只能默不作声。

他点点头,几人绕过后山,没继续前行,而是拐进一条隧道转到山后。眼前是个不深的天然山洞,充其量能堆点杂物或关人,连当仓库都不够格。这大概是早年窝的原貌,而许平带他看的罐头储藏点,多半是后来另挖的。

朱传武见过不少东北匪寨,大多依山而建占据高地,易守难攻。后方低洼处常作聚义厅,缓坡尽头便是山洞。多以山洞为家,小洞用来堆放私物或关押人犯——眼前这地方显然成了囚牢兼杂物间。

不过许平已把后山扩建得极广,这类小洞早无足轻重。

沿洞内通道前行时,朱传武叹道:“大当家既然担心,不如直接端了黑龙寨!趁县里和他们还没联手,先送于明那伙人上西天。”

许平点头:“原计划就是炸飞他的中队和实验室,但现在情况有变。要动手就得周密安排,尤其得跟歼灭大沽镇三营的行动无缝衔接,这才是关键。”

朱传武皱眉:“所以你让小鱼儿他们细化情报,就为把计划做得更周全?”

许平刚点头,突然摆手岔开话题:“说到吃饭——这女人死不了了。”

朱传武一愣:“大当家,这话怎么说?”

许平笑着问朱传武是否读过三国演义,见对方点头后便继续道:\"三国后期演变成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诸葛亮为激怒司马懿出兵,使尽手段,送女装、散布谣言,甚至派使者当面辱骂司马懿无能。\"

朱传武边走边思索,许平接着说:\"但司马懿不问军情,只关心日常琐事——'丞相饮食如何''近来胖瘦如何'。这些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却让使者措手不及,只得如实相告:诸葛亮操劳过度,日渐消瘦,食不下咽......\"

\"待使者离去,司马懿断言:'如此操劳,诸葛亮命不久矣!'果然,诸葛亮最终病逝五丈原。\"许平话锋一转,\"当年诸葛亮对付周瑜亦是如此。周瑜虽才华横溢却气量狭小,为夺回荆州处处算计,反被诸葛亮三番五次设计,最终气急攻心而亡,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叹息。\"

朱传武感叹:\"大当家对三国真是了如指掌!\"

许平笑道:\"我虽熟读三国,却不至于照本宣科。但历史上确有人将此书奉为圭臬——前朝努尔哈赤仅凭两万兵马起家,最终入主中原,便自称谋略皆出自三国;就连东瀛倭寇也对此书推崇备至。如今若要对付这些痴迷三国的敌人,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朱传武眨了眨眼,点头赞同。许平挥了挥手,\"胃口好坏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思,真想寻死的人,哪还吃得下饭!\"

\"她能吃能睡,说明一心想活命。我还故意吊着她,就像钓鱼一样,让她舍不得死,说不定还会琢磨些从日本人那儿学来的花招对付我!\"

朱传武差点笑出声,看了许平一眼,意思是不至于吧?

许平摆摆手,\"读书不能光看《三国演义》,历史典籍多着呢。《资治通鉴》里的谋略比三国复杂多了,春秋战国的案例更值得研究。将来国家要兴旺,光靠三国那点东西可不够。\"

朱传武皱了皱眉,没再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