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凌云洗漱用饭毕,将昨日种种纷扰暂且压下,打算先去办正事——将吏部崔尚书与兵部陈尚书府上三公子的书信送达。李清郡公倒是派人送来一份谢礼,言道感谢昨夜维护驸马之情,改日设宴再叙。凌云心知这不过是场面话,客气收下。
出门上轿,他先往皇城方向吏部衙门而去。面对这位手握官员铨选大权的天官,凌云一路上心思百转,反复斟酌见面时该如何措辞,才能给崔尚书留下一个好印象,甚至暗暗构思了几篇颂扬其德政的马屁诗。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投递名帖进去后,门房很快出来回复:“部堂大人公务繁忙,无暇接见。书信留下即可,凌参军请回。”
满怀期待落空,凌云一阵失望,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将沈二爷托付的家书交予门房,悻悻离去。看来崔尚书这等人物,并非他一个七品外官想见就能见的。
接着,他又一路打听,寻至兵部陈尚书府邸。陈府门房倒是通传了,出来接待他的是陈尚书的三公子。这位公子年纪与凌云相仿,但身为高官子弟,气质矜贵,与凌云这等胥吏出身之人显然没什么共同语言。双方客套寒暄几句,略显尴尬,凌云送上书信,略坐片刻,便起身告辞。
眼看这一天即将在平淡中度过,凌云回到台州进奏院,心下稍安,便唤上小荷、张三等人,在房中打起马吊消磨时光,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闲。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牌局未及半酣,便有陈府管家遣来的小厮匆匆寻至,言道:“陈尚书请凌参军过府一叙。”
凌云心中一惊,不敢怠慢,连忙整衣前往。到了陈府,被直接引入书房。只见陈尚书端坐案后,面色沉肃,不怒自威。见到凌云,也不客套,劈头便是一顿训斥:“凌云!你不好生在国子监安心读书,跑去掺和那些是非作甚!可是吃饱了撑的?”
若在旁人听来,这是严厉的责备。但凌云闻言,非但不惧,反而心中一暖,生出几分感动!比起沈侍御史的利用、崔尚书的漠然,陈尚书这般毫不客气的斥责,反倒更像是长辈对自家子侄的关切与恨铁不成钢,是真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他连忙躬身认错:“老大人息怒!是下官孟浪,行事欠妥。”随即,他将昨日在国子监如何被卷入、如何被迫应对、乃至后来驸马府的经历,删繁就简,择要禀明,末了道:“下官实是身不由己,被卷入漩涡之中。”
陈尚书听罢,冷哼一声:“你可知晓,今日早朝,御史台已有人上本弹劾于你!言你身为监生,不安本分,勾结胥吏,假冒御史,扰乱国学清议!”
凌云心头一震,暗道果然来了!
陈尚书继续道:“这还不算,那御史弹章中,竟将你是由吏部崔天官举荐入监之事也捅了出来,直指崔尚书‘举荐非人,有失察之过’!”
凌云背后瞬间沁出冷汗,这是要把他和崔尚书绑在一起攻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