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悟空临界思过往,三打白骨忆愧疚
道心遗忘界破碎的光屑尚未散尽,花果山山门处突然泛起一阵异样的波动——不是“三惑之力”的残留,而是悟空鬓角银针毛的剧烈震颤。那缕融入银针毛的三星洞月华突然变得灼热,仿佛要将他的元神都点燃。记忆深处被封印的铜铃叮当声,与月华共鸣成古老的道韵,在他识海中掀起滔天巨浪。
妖兵们欢呼着涌入花果山的身影在他眼中渐渐模糊,耳边的呐喊声也变得遥远,只剩下识海中不断回响的声音:“直面过往,方能锚定本心。”这声音带着灵台方寸山的禅意,裹挟着斜月三星洞的星辉,如同菩提祖师最后的谆谆教诲,让他不由自主地朝着光膜消散的方向缓步走去。
“悟空,你要去哪?”唐僧察觉到他的异常,快步上前,莲花印记泛着温和的金光,试图稳住他的气息,“结界已破,我们该尽快整合联军,加固防御才是。”话音未落,悟空周身已腾起淡紫色的光晕,那是道心考验的征兆,连唐僧袈裟上的九环锡杖都发出嗡鸣,仿佛在呼应某种更高维度的召唤。
悟空却像是没听见,脚步未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金箍棒上的纹路。那些刻痕里藏着大闹天宫的狂傲、五指山下的孤寂、取经路上的艰辛,此刻竟都化作滚烫的液态金属,顺着掌心灼入血脉。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月华正引导他走向“过去”——不是记忆中的片段,而是被“道心考验”具象化的过往场景。
当他走到之前光膜中央的位置时,脚下的地面突然泛起淡灰色的光,一道半透明的屏障缓缓升起,将他与外界隔绝开来。屏障内,时空开始扭曲折叠,熟悉的山林景象渐渐浮现,枯树缠绕着藤蔓,浓雾中隐约传来女子的呼救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气息,既有白虎岭特有的瘴气,又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佛香与妖气,那是当年矛盾冲突的具象化。
“这是……白虎岭?”悟空瞳孔骤缩,火眼金睛下意识亮起,红光穿透浓雾,只见不远处的山道上,一名身着蓝布衣裙的女子提着竹篮,正朝着他的方向走来,篮中还放着几个热腾腾的馒头——正是当年白骨精第一次幻化的模样。女子发间的木簪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裙摆沾染的泥污里,竟还夹杂着几片带着血色的花瓣,这细节与记忆中的画面微妙不同,却更添诡异。
“长老,救救我!”女子的声音带着哭腔,裙摆上沾着泥污,像是刚从山匪手中逃脱,“前面有妖怪,我的丈夫和女儿都被掳走了,求您发发慈悲,帮我找找他们吧!”她说话时,脖颈处若隐若现的青色血管,随着喘息节奏诡异地跳动,这是白骨精刻意露出的破绽,却又精准地勾起悟空最痛苦的回忆。
悟空握着金箍棒的手瞬间收紧,指节泛白。当年的场景如潮水般涌入识海:他识破女子的妖身,举起金箍棒就要打杀,却被唐僧厉声喝止;他试图解释,却只换来“滥杀无辜”的斥责;最后,那道“逐出师门”的牒文,至今仍像是刻在他的识海深处,字字灼心。此刻,金箍棒表面浮现出当年牒文的虚影,每一个字都化作细小的锁链,缠绕在他的手臂上。
“你不是她……”悟空强压下心中的波澜,金箍棒泛着淡紫色的光,“这是幻象,是‘过去惑’的陷阱!”话音刚落,周围的雾气突然化作无数经文,正是当年唐僧念诵的紧箍咒,在他耳畔嗡鸣不止,试图扰乱他的心神。
可女子却像是没听见,依旧带着哭腔靠近,竹篮中的馒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长老,您怎么了?难道您也怕那些妖怪吗?我知道您神通广大,只要您肯帮忙,我的家人一定能得救……”她的声音越来越柔和,眼神中满是恳求,与当年悟空记忆中的模样分毫不差。随着她的靠近,空气中的佛香与妖气愈发浓烈,形成肉眼可见的漩涡,试图将悟空吞噬。
屏障外,众人察觉到异常,纷纷围拢过来。牛魔王挥动混铁棍,试图打破屏障,却被淡灰色的光反弹回来:“这是什么鬼东西!怎么又形成了一道结界?”他的混铁棍与屏障碰撞的瞬间,溅起的火花竟呈现出莲花与骷髅交织的诡异图案。
太初之灵的暗紫色躯体悬浮在屏障旁,混沌本源泛着光,仔细感知着屏障的能量:“这不是‘道心遗忘界’的残留,而是针对悟空个人的‘过往幻象’。道心考验并未结束,它在引导悟空直面最深刻的过往遗憾,只有真正放下愧疚,才能彻底通过考验。”说话间,太初之灵的躯体表面浮现出古老的符文,试图解析屏障的能量结构。
唐僧的莲花印记贴在屏障上,金光试图渗透进去,却只能在表面泛起涟漪:“悟空当年三打白骨精,本是为了保护我,却被我误会,逐出师门。这份愧疚,不仅悟空有,我也有。若不能解开这份心结,他的道心始终会有裂痕。”唐僧的声音里充满自责,莲花印记的金光与屏障的淡灰色光芒相互交融,形成一道光桥,却始终无法突破屏障的封锁。
屏障内,幻象中的女子见悟空不为所动,突然变了模样。蓝布衣裙化作白骨,血肉从脸上剥落,露出森白的颅骨,声音也变得尖锐刺耳:“孙悟空!你当年为何不肯听师父解释?若你能多些耐心,何至于被逐出师门?若师父因此被我掳走,你便是害死他的凶手!”白骨精的手中出现一把骨剑,泛着黑色的妖气,朝着悟空刺来。骨剑上刻满了当年唐僧斥责悟空的话语,每一个字都闪烁着妖异的红光。
悟空下意识地挥动金箍棒,挡住骨剑。妖气顺着棒身蔓延,侵入他的识海,当年被逐出师门的委屈、愧疚、不甘再次涌上心头。他看着眼前的白骨精幻象,耳边仿佛又响起唐僧的斥责声:“你这泼猴,屡教不改,竟敢滥杀无辜!我这就写牒文,将你逐出师门,永不相见!”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花果山群猴的担忧、八戒沙僧的不舍、自己独自在荒山野岭的孤寂,这些记忆如同利刃,在他心中反复切割。
“不……俺不是故意的……”悟空的声音带着颤抖,金箍棒的光芒开始黯淡,“俺只是想保护师父,俺没做错……”他的眼神渐渐变得迷茫,识海中的“过去惑”光带再次浮现,缠绕着他的意识,试图让他陷入自我怀疑。光带所到之处,他的法力如同沙漏中的细沙,不断流逝。
白骨精幻象见状,加大了攻击力度,骨剑上的妖气暴涨:“你还敢说没做错?你若真为师父着想,为何不相信他的判断?你不过是仗着自己神通广大,肆意妄为!你根本不配做他的徒弟!”随着这些话语,白骨精周围的空间开始崩塌,露出一片漆黑的虚无,仿佛要将悟空的意识彻底吞噬。
悟空的身体踉跄后退,鬓角的银针毛失去了光泽,三星洞的月华也变得微弱。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握着金箍棒,却被师父推开的场景。那份深入骨髓的愧疚,让他几乎放弃抵抗,任由妖气缠绕。他的脚下出现一个巨大的佛印,正是当年如来镇压他的五指山,试图将他再次困住。
“大师兄!你醒醒!”屏障外传来八戒的声音,带着焦急,“当年你斩妖是为了护着师父,俺亲眼看见那白骨精变化,你根本没做错!师父后来也后悔了,还亲自去花果山请你回来,你忘了吗?”八戒的声音穿透屏障,化作一道金色的锁链,试图斩断缠绕悟空的“过去惑”光带。
八戒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唤醒了悟空的部分意识。他晃了晃脑袋,识海中的幻象出现了一丝裂痕。他想起后来唐僧被黄袍怪变成猛虎,八戒和沙僧无法应对,只能去花果山请他;想起唐僧见到他时,眼中的愧疚与歉意;想起师徒二人在宝象国冰释前嫌,重新踏上取经路。这些记忆化作璀璨的星辰,在他识海中闪烁,驱散了部分黑暗。
“俺……俺没做错……”悟空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金箍棒的光芒恢复了几分,“俺斩妖是为了护师父,就算被误会,俺也不后悔!”他的话音刚落,金箍棒上的牒文虚影开始崩解,化作点点金光,照亮了周围的黑暗。
白骨精幻象见他快要挣脱,突然再次变样,化作唐僧的模样。“悟空,”幻象唐僧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失望,“你真的觉得自己没做错吗?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就算她是妖怪,也该给她改过自新的机会,你怎能一上来就打杀?看来,我当年逐你出师门,是对的。”幻象唐僧的袈裟上,莲花印记闪烁着妖异的紫光,手中还拿着那道逐出师门的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