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雷音寺时,如来佛祖已坐在莲台之上,手中托着颗淡金色的珠子——正是佛源珠。珠子泛着柔和的光,与悟空怀中的本源晶石隐隐共鸣,寺中的佛像仿佛也被唤醒,眼中泛着慈悲的光,注视着他的到来。
“灵明石猴,你终于来了。”如来佛祖的声音带着佛号的庄严,却又不失温和,“你悟透了空有之道,也通过了罗汉阵的考验,现在,你可以取走佛源珠了。但在这之前,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拿到佛源珠,融合本源之力后,你打算做什么?”
悟空走到莲台前,看着佛源珠,心中泛起一丝坚定:“俺老孙要守护三界的平衡,不让本源紊乱,不让像太初之灵那样的悲剧重演。俺要让天庭明白,秩序不是束缚;要让众生明白,本源不是威胁——三界的平衡,需要所有人一起守护。”
如来佛祖微微点头,将佛源珠递到悟空面前:“你有此心,甚好。这佛源珠不仅能与本源晶石融合,还藏着西方极乐世界的‘善念本源’,可化解一切怨念。但你要记住,本源之力越强,责任越大,若有一天你被力量困住,迷失了初心,灵山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悟空接过佛源珠,珠子刚入手,就与怀中的本源晶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淡金色的佛源珠与淡紫色的本源晶石相互缠绕,形成一道金紫交织的光带,顺着他的手腕蔓延,融入眉心的溯源印中。识海深处,《造化玉册》突然自行翻开,金色文字闪烁:“本源融合第一层已完成,下一步需前往不周山,寻找‘道源晶’,此晶乃鸿钧老祖留下的道之本源,可助你彻底掌控本源之力,解开身世的最后谜团。”
“不周山?鸿钧老祖的道源晶?”悟空金箍棒重重杵在云头,震得周身毫毛根根倒竖。他摩挲着耳后新长出的金鳞,恍惚忆起三灾淬炼时灼穿元神的剧痛——正是那座坍塌的天柱,曾在混沌初开时贯穿三界。“当年共工头触天柱,地维绝,天倾西北,整座山岳碎成齑粉坠入归墟,如今只剩星空中漂浮的半截残垣,哪还有什么道源晶?”
猴眼突然泛起猩红,想起西行路上被六耳猕猴夺舍的惊魂七日。“鸿钧那老匹夫放逐太初之灵时,亲手将天道锁链钉入九幽,锁链断裂的余波搅得三界大乱。他藏在不周山的道源晶,指不定裹着多少噬灵咒文......”悟空扯下根毫毛在指间捻成齑粉,粉末化作青烟腾起,竟在空中勾勒出上古禁制的纹路。
如来佛祖笑着摇头:“不周山虽塌,但其本源未毁,道源晶就藏在山底的‘混沌密室’中。鸿钧老祖当年放逐太初之灵,并非恶意,只是担心它被怨念困住,危害三界。如今你已化解太初之灵的怨念,道源晶自会认你为主。”他抬手一挥,寺中的佛像突然亮起,映出不周山的景象——山底的混沌密室中,一道淡白色的光正在闪烁,正是道源晶的气息,“去吧,你的身世谜团,只有道源晶能解开;三界的平衡,也只有你能守护。”
悟空对着如来佛祖深深鞠躬,将佛源珠与本源晶石一同揣入怀中,定海神针缩成细针,藏回耳中。他转身向雷音寺外飞去,临行前,回头望了一眼莲台上的如来佛祖,心中满是感激——若不是佛祖的指引,他恐怕还悟不透空有之道,也拿不到佛源珠。
飞出灵山时,十八罗汉再次出现,他们手中的法器同时亮起,十八道金光在悟空身后凝成一道“佛护罩”:“这道护罩可助你抵御不周山的混沌之力,施主一路保重。”
悟空对着他们挥手告别,随后化作一道金紫交织的流光,朝着不周山方向飞去。沿途的佛光与鸿蒙紫气相互交融,形成一道美丽的光带,仿佛在为他送行。
途中,他的识海再次响起伙伴们的声音——八戒的呼哨、沙僧的船歌、唐僧的诵经、玉龙的龙吟。他知道,伙伴们或许也在经历着自己的考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在不周山重逢,一起面对最后的挑战。
不周山的方向,混沌之力隐隐可见,道源晶的气息在空气中流转,像是在呼唤着他。悟空握紧拳头,加快速度,他知道,解开身世谜团的最后一步就在眼前,守护三界平衡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是灵明石猴,是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是守护三界的斗战胜佛,更是承载着鸿蒙与女娲本源的“三界平衡者”。
山风呼啸着掠过他的耳畔,带着不周山特有的混沌气息,悟空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定海神针在耳中微微震动,仿佛也在期待着与道源晶的相遇,期待着本源之力彻底融合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