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本自俱足 > 第133章 公道

第133章 公道(2 / 2)

春分的下午,小军正帮着张义芝劈柴,院门口突然传来了俊英的声音。“小军!小军!”

刚下中班的俊英裹着件藏青色的棉袄,手里拎着个布包,脚步轻快地走过来。小军扔下斧头迎上去:“二姐,咋的了?”

“好事!”俊英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你的分配下来了,到商业局了,是大集体!”

“姐,那我能归哪个口啊?”小军一下子愣住了,“我,我不想去饭店……”

“你放心吧,你的小心思儿,我还能不知道吗?上午孟主任让我回来问你,要是想来,他就去商业局把你要到商店来。”俊英拉着小军的手进了里屋坐在炕沿儿上。

“工农兵商店啊?不会这么幸运吧?”小军瞪大了眼睛。

工农兵商店是盘山城里最大的商店,平时买个高档的稀罕物都得去那儿,能分到那儿工作,可比在餐馆做服务员体面多了。

“嗯,咱俩在一块儿,我能照应着你……”俊英不放心小军,这个妹妹胆子小,不出头。“本来,孟主任说商业局要筹建三个百货商店,主要就是消化你们这些返城的知青,那你想去百货商店吗?”

“不不不,二姐,咱俩在一起挺好的,就工农兵商店吧!”小军赶紧表态。

张义芝把饭菜端上桌,凑过来问:“真的能分商店啊?分到商店哪个组了?”

俊英叹了口气:“本来副食组缺人儿,可副食组天天搬油桶、扛面粉,埋汰不说,你的身子骨也不算壮实,我想着布匹组能轻快些,干净,没乱遭事儿,还能学门手艺,你要是觉得行,我就找孟主任说说。”

“你二姐说的对,布匹组干净,平时没啥事儿,还能看看书,写写算算……”张义芝肯定的点了点头。

“行,二姐,我听你的。”小军听说能看书,能写写算算就下定了决心。

下午上班,俊英径自去找了孟主任。孟主任一开始还犹豫,“各组的名额都定好了,不好随便改吧。”

“老孟你听我说,”俊英拉着他,和他唠起了小军,“这孩子打小就勤快,知青点里干活从不偷懒,你让他去布匹组,肯定能好好干。再说布匹组缺个年轻力壮的,她去了还能帮着搬布呢。”

孟主任架不住俊英的软磨硬泡,又念着往日的情分,最后终于松了口:“行,那就把小军调到布匹组吧,让她下周一来报到。”

晚上回去俊英和小军说了,小军听着,眼眶有点儿发热。俊英这是特意为她跑前跑后,连忙说:“二姐,谢谢您,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谢啥,咱都是一奶同胞的……”俊英的眼眶也红了,叮嘱道,“布匹组虽说不用扛油桶,可搬布也不轻省,一匹布几十斤重,你可得注意着点身子。”

周一一早,小军特意换上了过年才穿的蓝布褂子,带着派遣手续,去工农兵商店的报到。

孟主任亲自带她去了布匹组,嘱咐组长老张,“张姐,小军刚来乍到,你可得照顾好了……”

“孟主任,您就放心吧,”组长张姐和王师傅已经到了,张姐笑着迎上来:“你就是小军吧?叫我张姐就行,以后你就跟着王师傅……”

王师傅是个中年妇女,伸出手和小军握了握,“咱们都是同组的了,有啥事儿相互照应着,你吱声就行。”

“嗯,谢谢张姐,谢谢王师傅……”小军使劲的点头,兴奋的红了脸。

商店的木质柜台擦得锃亮,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从盐糖烟酒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

布匹组在商店最里面,靠墙的架子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有的确良、卡其布,还有印着碎花的棉布。

第一天上班,小军主要是跟着王师傅学搬布。一匹的确良布看着不厚,可拎在手里沉甸甸的,从仓库搬到货架,来回几趟,小军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

王师傅看她累得气喘吁吁,递给她茶缸:“别急,慢慢来,搬布讲究巧劲,别光用蛮力。”小军点点头,歇了会儿又接着干。

她不怕累,在知青点插队那几年,比这累的活她都干过,现在能有个安稳的工作,她心里已经很满足了。

小军是个勤快人,除了搬布,还主动跟着张姐学量布、剪布。

量布得用竹尺,竹尺又硬又滑,一开始接待顾客,小军总是紧张,掌握不好分寸,要么量短了,要么量长了。

张姐耐心教她:“量的时候要把布抻平,竹尺要贴紧布边,眼睛看准刻度,不能慌。”

小军就趁着下班没人的时候,拿着废布反复练习,竹尺在她的手里磨得越来越光滑,量布的手艺也越来越熟练。

没过多久,她就能独立给顾客量布、剪布了,顾客都夸她细心、准头好。

更让小军高兴的是,布匹组是个“俏活儿”。

在这个买啥都得凭票的年代,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有时候就算有票,还得排队。

可在布匹组工作,能接触到不少布头。就是剪布剩下的边角料,这些布头不用票,攒多了还能做件小衣服或者缝个书包。

衣食住行,“衣”排第一位,谁家不盼着能多块布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呢?有时候街坊邻居和商店的同志来找小军,想让她帮忙留块布头,小军只要有,都会答应。

小军的心里美滋滋的,每天上班下班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但是,她从没忘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