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本自俱足 > 第92章 坎儿

第92章 坎儿(2 / 2)

他让小杨打开带来的图纸,上面画着整齐的田垄,“还要深翻土地,掺上腐熟的农家肥,改善土壤结构。”

正说着,狗蛋举着个稻草人跑过来,草人戴着破草帽,胳膊上系着红布条,风一吹晃晃悠悠。“周教授你看,俺们做的驱鸟神器!”

周教授笑着摇摇头:“这能吓唬麻雀,可防不住鸡刨,得用柳树条儿编成篱笆,高点儿,”他用手比了比自己的腰。

周教授是大个子,“篱笆得这么高,差不多一米吧,鸡就过不来了。”

他转头对德麟说,“下午先组织人开沟排水,明天我教你们做高温堆肥。”

第二天一早,周教授带着社员们在村头空地支起了堆肥堆。秸秆、杂草铡成小段,拌上牛羊粪和周教授带来的菌剂,浇足水后盖起塑料布。

“这堆肥得发酵二十天,翻两次堆,温度能到七八十度,能杀死病菌和虫卵。”周教授边示范边讲解,“腐熟后施到地里,土壤就疏松了。”

可王大牛蹲在一旁犯嘀咕,趁周教授转身的功夫跟德麟说:“这玩意儿能比大粪好使?别耽误了下种。”

德麟刚要回话,就见李大叔慌慌张张跑过来,手里举着片虫咬的叶子:“周教授你看,刚长的新叶被虫子啃了!”

周教授拿起叶子一看,眉头皱起来:“是地老虎,专咬幼苗根。”

他让小杨打开铁皮箱,里面装着些玻璃瓶,“这是白僵菌,生物防治,撒到地里能治虫,还不污染土壤。”

正当大家忙着撒药的时候,西边突然刮起一阵凉风。

夏三爷抬头看了看天,眯起眼睛说:“不好,要下雨了!”

这话让所有人都慌了神。刚冒头的菜苗经不起雨打。

周教授却异常镇定:“赶紧搭小拱棚!用劈柴做支架,盖上苇席子,晚上再盖一层干草。”

他指挥社员们分片行动,“这叫双膜覆盖,能提高棚内温度五到八度。”

德麟带着年轻人砍劈柴棍儿,铺苇席子,妇女们帮忙递绳子。

太阳落山前,一块块苇棚在田野里支起来,像搭起了无数个小帐篷。

周教授逐个检查,在边缘压上土块:“一定要封严实,不然雨潲进来。”

夜里果然下起了雨,德麟放心不下,半夜披衣起身,提着汽灯去看苗。

棚里的菜苗舒展着叶子,在夜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安稳地睡觉。

等周教授带着测土仪再次来到地头时,新栽的菜苗已经冒出嫩绿的新叶。王大牛蹲在翻好的地里,抓起一把土攥了攥,土团落地就散成了碎块。“真神了!”他咧开嘴笑,露出两排黄牙,“这土真变松了。”

周教授让小杨把带来的育苗盘分下去,盘里是育好的番茄苗和茄子苗。

“这些是嫁接苗,抗病性强,产量能提高三成。”他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移栽,“注意保持株距,浇定根水要浇透。”

王大牛负责的那片地最规整,他按照周教授教的方法,在垄上插了根竹竿当标尺,株距行距分毫不差。

社员们看着绿油油的菜苗,眼里闪着光:“还得是有文化啊,种菜都有这么多的学问……”

夏三爷坐在田埂上,看着社员们忙碌的身影。

“周教授,这菜苗长得这么好,是不是就没啥坎儿了?”李大叔眯着眼睛问。

周教授望着远处的辽河,语气深长:“种地哪能没坎儿?过阵子要防蚜虫,雨季要防病害,秋收前还得防霜冻。”

他拍了拍李大叔的肩膀,“不过只要掌握技术,啥坎儿都能过去。”

夕阳把田野染成金红色,新搭的苇棚上,反射着霞光。

德麟直起身,擦了把汗,看着社员们亲手栽下的菜苗在风中摇曳。

他知道,这菜苗里的坎儿还多着呢,但只要人勤快,肯学习,技术硬,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

雨季来得比往年早,连着三天的阴雨,把八一大队的菜田泡得湿漉漉的。

德麟早上扛着锄头去巡田,刚走到番茄地就皱了眉。好几株番茄的叶子卷了边,背面还蒙着层白霉,用手一碰就簌簌往下掉。

“德麟,你快看!”王大牛举着个番茄枝跑过来,枝桠上的小番茄才指甲盖大,就蔫头耷脑地垂着,“这叶子咋还长白毛了?”

德麟蹲下身,指尖蹭了点白霉搓了搓,心里咯噔一下。

周教授刚叮嘱过,雨季要防霜霉病,没想到这么快就找上了门。

他赶紧让狗蛋去喊周教授,自己则沿着田垄往前走,越看心越沉。东边的茄子地、西边的黄瓜架,都有零星的病叶,要是不赶紧治,整片菜田都得遭殃。

没等多久,周教授就提着铁皮箱跑来了,裤脚沾满了泥水。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凑近病叶仔细看了看,又用镊子夹了片叶子放进标本袋:“是霜霉病,雨水多、通风差闹的。”

“那咋办啊?”德麟急了,这几亩番茄是第一批要给油田送的菜,要是毁了,不仅工分受影响,还得耽误城里人的菜篮子,“周教授,咱有药吗?”

周教授从铁皮箱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装着石灰和硫磺:“有办法,咱做波尔多液。石灰和硫磺按比例兑水,喷在叶子上,能杀死病菌。”

他转头对围过来的社员们说,“大家分工,男人们去拉井水,女人们把石灰敲碎,注意别沾到皮肤,这玩意儿烧手。”

王大牛扛着水桶跑在最前面,嗓门比平时还大:“都快点!别让病把苗毁了!”

他现在对周教授的话服得很,上次堆肥改良土壤,他家的白菜长得比别人家的壮一圈,早就没了之前的怀疑。

转眼到了秋收的日子,菜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拖拉机一趟趟地把白菜、萝卜、土豆往城里的蔬菜水果仓库运,司机师傅每次来都笑着说:“你们八一大队的菜长得好,油田的工人都盼着吃呢!”

德麟站在田埂上,看着装满蔬菜的卡车驶远,心里满是欢喜。他想起春天翻地时的艰难,想起病苗时的着急,想起大家一起抗病害的日子,眼眶有点发热。

夏三爷拄着拐杖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咋样?我说过,只要人齐心,啥坎儿都能过去。”

德麟点点头,看向远处的辽河,夕阳正把河水染成金红色,像一条闪光的绸带。他想起童秀云抱着孩子站在村口等他回家,孩子穿着花布小褂子,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是啊,”德麟笑着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明年咱再跟着周教授学种更多的蔬菜,也能让大家一年四季都吃上菜。”

社员们的笑声从菜田里传来,混着泥土的香味和蔬菜的清甜,飘在夕阳里。翻好的土地上,新播的大白菜已经冒出了嫩芽,绿油油的一片,像撒在田野里的希望。

德麟知道,只要大家继续勤快干活、用心学技术,八一大队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