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1937年的日子 > 第38章 土炉炼出合金钢,油坊藏起炼油釜

第38章 土炉炼出合金钢,油坊藏起炼油釜(1 / 2)

第三十八章:土炉炼出合金钢,油坊藏起炼油釜

云蒙山的秋意浓了,兵工厂后的山坡上,新搭起的土高炉正冒着黑烟。周先生蹲在炉前,用长杆搅动着通红的铁水,火星溅在他黧黑的脸上,映出兴奋的光。“成了!”他猛地抽出长杆,铁水顺着泥槽流进砂型,发出“滋滋”的声响,“这炉钢里掺了榆次缴获的锰矿石,硬度比普通生铁高三成,做步枪枪管最合适!”

李明远站在旁边,看着砂型里渐渐凝固的钢坯,手里捏着汤姆送来的原油提炼报告。报告上写着:“鲁省原油含硫量低,可炼汽油30%、柴油40%,残渣可制沥青,用于铺路防潮。”最姆在旁边标了“可日产汽油五桶”。

“土法炼钢,土法炼油,咱就用这‘土办法’跟鬼子的‘洋玩意儿’拼。”李明远把报告递给赵大山,“让汤姆带着两个徒弟去鲁省,把蒸馏釜藏在油坊的夹层里,对外就说是‘蒸酒的设备’。石老根那边出油后,先炼出汽油藏着,等凑够五十桶,就用来改装咱的‘土坦克’——把卡车发动机改改,烧汽油跑得更快。”

赵大山挠挠头:“旅座,这土高炉一天才出两吨钢,够做五十支步枪的,啥时候才能攒够造炮的料?”

“急不得。”李明远指着远处的煤矿,“让矿工队多挖焦煤,这玩意儿是炼钢的‘粮食’。再让各村的铁匠炉都开工,把缴获的废铁回炉,打成钢坯送过来——积少成多,三个月后,咱的钢产量就能翻一倍。”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别忘了,小鬼子的钢铁厂被大鹰酱炸得差不多了,他们现在造一支步枪,得从本土运钢材,咱比他们离矿山近,这就是优势。”

鲁省东营的老油坊,汤姆正和石老根搭蒸馏釜。两个日军汽油桶被切开,焊成上下两层,下层装原油,上层接冷凝管,冷凝管盘在装着冷水的大缸里,最末端接个陶罐。“这样烧火,”汤姆用树枝指着炉膛,“原油受热变成蒸汽,顺着冷凝管变成液体,流进陶罐就是汽油。”

石老根蹲在旁边看,眉头皱成疙瘩:“这玩意儿动静不小,烧火的烟能把松井引来。”

“我有办法。”王鲁生从外面抱来一堆芦苇,“把炉膛砌在油坊的夹墙里,烟从屋顶的茅草里散出去,看着就像烧柴做饭。再让保长每天来买两斤‘烧酒’,假装咱真在酿酒,鬼子就算来查,也看不出啥。”

果然,松井听说油坊在“酿酒”,真带着两个学生兵来查看。王鲁生赶紧倒了碗真正的高粱酒递过去,松井抿了一口,咂咂嘴:“你们的酒,不如帝国的清酒。”他瞥了眼角落里的蒸馏釜,被帆布盖着,只露出个陶罐,里面飘出淡淡的酒气,也就没多问,骂骂咧咧地走了。

等鬼子走远,汤姆赶紧掀开帆布生火。原油在下层桶里咕嘟冒泡,蒸汽顺着冷凝管往上爬,很快,陶罐里就滴下了透明的液体。汤姆用火柴一点,“呼”地窜起蓝色火苗,烧得很旺。“成了!”他拍着石老根的肩膀,“这汽油纯度够高,能让卡车跑起来!”

云蒙山的兵工厂里,新钢坯开始用来造武器。汉斯把锰钢加热后,用缴获的压力机压成步枪枪管,再用镗床钻膛线,动作越来越熟练。“李司令,你看这枪管,”他举着成品对着太阳照,“内壁光滑,能打五千发子弹不炸膛,比日军的三八式强多了。”

周先生则在造迫击炮。炮管用工字钢锻打,底座用铸铁铸造,最妙的是炮弹——他把榆次缴获的苦味酸炸药和碎石子混在一起,装进铁皮桶,安上导火索,威力不比日军的九七式炮弹差。“这玩意儿,三个战士就能扛着跑,”他演示着装弹,“打鬼子的炮楼,一发就能掀掉顶。”

更让人振奋的是,他们开始造“土机床”。用缴获的汽车变速箱做动力,配上木制的机架,就能车出简单的零件。虽然精度不高,但用来造步枪的扳机、撞针足够了。“以前造一个扳机得一天,”负责车床的老工匠说,“现在用这土机床,一小时能造三个,就是摇得胳膊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