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蛰伏待时谋正太,铁轨虽轻系全局
李明远站在云蒙山的最高峰,手里捏着块从日军炮弹壳上敲下的碎片。风把他的衣角吹得猎猎作响,远处的正太铁路像条银灰色的蛇,在山谷间蜿蜒,火车的汽笛声偶尔传来,在群山里撞出回声。
“还有三个月。”他低声说,身边的王铁柱没听清,追问:“李司令说啥?”
“我说,百团大战要打了。”李明远转过头,眼里闪着光,“今年年底,总部会下令,全华北的八路军都要动起来,正太铁路就是主战场之一。到时候,这条铁路线会变成一锅粥,鬼子的装甲车、运输列车,都得瘫痪。”
王铁柱猛地攥紧拳头:“真的?那咱可得好好准备,到时候把晋省的鬼子搅个天翻地覆!”
“不急。”李明远摆摆手,指着山下的练兵场,“现在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你看李铁蛋他们,刚学会用新火箭筒,还得练;周先生的兵工厂,半自动步枪的产量刚上来,得攒够弹药;还有从冀东过来的弟兄,身体还虚,得让他们吃几顿饱饭,把力气补回来。”
他把手里的弹壳碎片扔下山崖,声音沉了下来:“百团大战是硬仗,不是靠一股子猛劲就能打赢的。咱得手里有兵、枪里有弹、肚里有粮,才能在那锅粥里捞着真东西。”
接下来的三个月,云蒙山像座拧紧发条的钟,有条不紊地转着。李明远把部队重新整编,冀东过来的老兵和云蒙山的战士混编,互相传授经验——老兵教山林游击战的技巧,云蒙山的战士则教用半自动步枪和火箭筒的窍门。
练兵场上,每天都有新花样。李明远让战士们模拟攻火车站:用麻袋堆成站台,用木板搭成火车车厢,火箭筒手练打“火车头”,半自动步枪手练冲锋时的火力压制,连炊事员都在练怎么在炮火下给前线送饭。
“火车站的鬼子,枪多炮多,但战场就那么大,展不开兵力。”李明远在沙盘前给干部们讲课,“咱的火箭筒能打掉他们的岗楼,迫击炮能封锁进站口,只要冲进去,仓库里的粮食、弹药、布匹,都是咱的。”
他特意强调:“别小看火车站的油水。鬼子的给养、弹药,大多靠火车运,拿下一个站,能顶得上劫十支运输队。但得快进快出,打完就撤,别恋战——鬼子的援兵坐火车来,比咱跑山路快。”
周先生的兵工厂里,多了条“铁路专用”生产线。工匠们在造一种特制的炸药包,外壳用铁皮做的,能牢牢吸在铁轨上,爆炸时能把铁轨炸得扭曲变形,修复起来格外费劲。“这叫‘铁轨麻花’,”周先生举着样品笑,“让鬼子修铁轨的时间,比咱炸铁轨的时间还长。”
他们还在造“扒轨器”——用钢筋锻成的钳子,能轻松把铁轨的连接螺栓拧下来。李明远说:“铁轨看着不值钱,可鬼子要运兵、运粮,离不了它。咱把铁轨扒了,运回来炼钢,既能造武器,又能断鬼子的腿,一举两得。”
根据地的百姓也没闲着。民兵们在李明远的指导下,学怎么在铁路旁挖陷坑、埋地雷,还编了首顺口溜:“铁轨下,埋炸药;枕木旁,设圈套;鬼子来,准摔跤;八路军,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