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太后6(1 / 2)

深冬的紫禁城,银装素裹,檐角的冰凌在稀薄的日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然而,这座帝国的心脏却弥漫着一种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氛围。往年的这个时候,后宫的主位娘娘们早已开始为年下的赏赐、除夕的夜宴明争暗斗,暗流涌动。可今年,一切的算计似乎都撞在了一堵柔软却无比坚韧的墙上——这堵墙,正是当今雍正皇帝的皇额娘,太后乌雅氏,或者说,是内里已然换成了来自现代灵魂“小鱼”的太后。

坤宁宫内,地龙烧得暖烘烘的,但皇后的心却像是浸在冰水里。她端坐在凤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捻着翡翠念珠,眉宇间凝结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皇上已经多久没进后宫了?细细算来,竟有数月之久。新晋的秀女早已安置在各宫,个个如花似玉,盼着承沐天恩,可皇上呢?他仿佛忘了自己还有三宫六院,满心满眼,只有他那空虚的国库,以及太后娘娘不知从何处弄来的那些“奇技淫巧”之物。

“剪秋,”皇后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说,太后娘娘近日……身子可还康健?本宫想着,是否该去寿康宫多请安问候才是。”

侍立一旁的剪秋何等机敏,立刻明白了主子的弦外之音。皇后这是想去试探太后的底线,看看这位近来行事大异的太后,对前朝后宫的掌控欲究竟到了何种地步,又为何偏偏在此时,拿出了那等吸引皇上全部注意力的东西。

“娘娘慈孝,太后定然欣慰。只是……”剪秋斟酌着词句,“听闻太后近日忙于指导工部工匠,连皇上每日下朝都径直去那儿,怕是……不得空见闲人。”

“闲人?”皇后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弧度,“是啊,在这位太后眼里,只怕我们这些后宫嫔妃,连同她亲生的皇帝儿子,都成了‘闲人’了。”她想起前几日刻意去寿康宫请安,话里话外暗示新人久未见天颜,于礼不合。谁知那位太后娘娘,正拿着块亮晶晶的物事对光看着,闻言只懒懒地抬了抬眼,随口道:“皇帝忙着搞钱填国库,是正事。儿女情长什么的,先放放。”那语气,那神态,全然不似往日乌雅成壁的沉稳持重,倒像个……像个甩手掌柜。小鱼根本不理她,让她一肚子机锋无处可使,憋闷得厉害。

而被皇后心心念念惦记着的小鱼,此刻正在寿康宫的内室里,跷着二郎腿,意识正和脑海中的系统嘀嘀咕咕。

“我说系统啊,那玻璃和镜子,够雍正忙活一阵子了,但来钱还是不够快。你再弄点好玩又简单的东西出来呗?最好是能快速普及,成本低,利润高,还能改善一下生活条件的。”小鱼对这位“工作狂”皇帝儿子倒有几分好感,看他为国库空虚愁眉不展,便想着多帮衬点。

【收到宿主请求。检索中……推荐“手工香皂”制作工艺。原料易得(油脂、火碱、香料),工艺简单,用途广泛,清洁效果好,附加值高,利于推广卫生习惯,减少疾病传播。】

“香皂?这个好!”小鱼眼睛一亮。这玩意儿在古代绝对是奢侈品级别的享受,一旦量产,绝对风靡。而且,宫里这群天天用澡豆、胰子的人,用了香皂还不得惊为天人?

说干就干。小鱼立刻凭着系统提供的详细教程,指挥着宫女太监找来材料,在寿康宫辟出个小厨房当实验室。经历了几次不算失败的失败(主要是造型不太好看),第一批散发着淡淡茉莉清香的香皂成功出炉了。

小鱼迫不及待地试用了一番。洗澡,泡沫细腻丰富,洗完后肌肤清爽滑嫩,毫无紧绷感;洗头发,油腻尽去,发丝蓬松带着持久清香;甚至拿来洗了件贴身小衣,去污力也比之前的皂荚强了不止一筹。最关键的是,那清新的香味能在身上和衣物上停留大半天,行走间暗香浮动,堪比高级香水。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小鱼满意极了。她立刻召来心腹工匠,将制作方法倾囊相授。于是,太后的“皇家工坊”又新增了一条生产线。没过几天,一大批造型各异、香味不同的香皂被制作了出来。

小鱼大手一挥,开始搞内部福利。“来,华妃,这块玫瑰香的给你,美容养颜!”“端妃,这块兰花香的气质与你相配。”“敬妃,这块桂花香的,闻着就暖和。”连新进宫的夏冬春之流,也得了一块半块。至于宫里的太监宫女,按照等级也各有赏赐,或许只是小块的头皮或者边角料,但也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

一时间,整个紫禁城都飘荡着各种清新的香气,取代了往日沉闷的熏香和脂粉气。宫女们窃窃私语,比较着谁的香味更好闻;太监们也觉得用了这香皂,当差时都精神了几分。上至妃嫔,下至杂役,无不感念太后恩德。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太后娘娘千岁”、“太后娘娘仁德”的赞誉。小鱼对此倒是很淡定,往往摆摆手:“小意思,不用谢,大家用得开心就好。”

与宫闱上下的一片欢欣感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养心殿里雍正皇帝的心情。他看着皇额娘如此“败家”,将这等堪比黄金的宝贝成筐成篓地免费送人,心疼得嘴角直抽抽。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皇额娘!此等神物,岂可如此……如此广散于众?”雍正赶到寿康宫,语气带着难得的急切,“儿臣之意,应立即命工匠加紧制作,不仅要在京中售卖,更要推行全国!此物既能洁净人身,减少疫病,又能充盈国库,一举两得,利国利民啊!”

小鱼看着皇帝儿子那副“败家老娘们你快住手”的表情,心里觉得好笑,面上却故作恍然:“皇帝说得是,是哀家考虑不周了。只想着让宫里人都沾沾光,忘了这也是条生财之道。好吧,制作方法工匠都已掌握,后续之事,皇帝你自己看着办吧。”

雍正得了准话,如获至宝,立刻亲自督管,设立“皇家净坊”,大规模生产香皂。从油脂采购、香料配比到成型包装、定价销售,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于是,皇帝陛下更忙了。下朝后,他不是在养心殿批阅奏章,就是在工部作坊里盯着香皂生产,或者与户部大臣商议销售渠道和税收政策。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将这晶莹如玉、香气袭人的小东西,变成填满空虚国库的真金白银。

后宫?美人?在可以量产的财富和实实在在的政绩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于是,雍正帝彻底开启了“工作狂”模式,整整半年,未踏足后宫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