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成立集团公司(2 / 2)

校区的老师们对她一致好评,说这位阿姨做事润物细无声,又总能做得最妥帖。

同时,周海峰自从正式跟王淑芳交往以后,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五十岁的中年男人,竟每天活力满满,笑容满面。

三四个月后,王淑芳哥嫂带着侄儿侄女来沙城。他们以为王淑芳还在城建局工作,想让她把大嫂和侄女也一起介绍去当临时工。

一到沙城才发现,妹妹竟然找了一个城建局的局长当对象。一家人欣喜若狂。

在跟周海峰见过面后,王家大嫂向周海峰诉苦,说起家里的困窘,吞吞吐吐想让他帮忙找工作。

王淑芳一直给家里寄钱,就是想让哥嫂让侄儿侄女多读点书,没想到,她钱是寄回去了,可孩子们还是只读到初中就辍学了。

她心中对哥嫂俩人有了怨气,可是到底是父母都不在了,只有哥嫂一家亲人了。再说,她离婚后回娘家住了那么久,哥嫂也没太给她难堪。过分的话,她也说不出来。

周海峰正希罕着王淑芳,见她把侄儿侄女当亲孩子般疼,想着如果能帮到哥嫂一家,她应该会很高兴的。

最后,王家侄儿才十四岁,没到可以工作的年龄,家里还有几亩水田,就由王家大哥带着回乡下,继续读书。

王家大嫂和十七岁的侄女就留在沙城。周海峰把她们母女安排到了下属城建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当临时工。一个进了厨房,一个当了前台行政。

结果,才两个多月,母女俩相继惹出了麻烦。王家大嫂仗着自己是周海峰这个局长介绍过来的,盯上了采购的工作。

那采购在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是肥差。正因为是肥差,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干的。

王家大嫂为了达到目的,用了她在乡下那一套,使了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没想那采购的,是部门负责人的岳父。这下王家大嫂算是踢到了铁板。

而王家侄女,打小跟着父母在乡下长大,没什么见识。有一个外包的小老板,为了堵部门负责人,想尽了办法,一直没见到本人。

王家侄女站前台时,他看出她的浅薄和短视,几句好话外加一条舶来的丝巾,就让她把负责人的去向说得明明白白。

两件事加在一起,当负责人把要辞退母女的话,递给周海峰时,周海峰也只有给他道歉的份。

可那母女被辞退后,不但没有反思,还吵到了王淑芳那里。王淑芳把事情弄清楚后,她跟雨平分校校长请了两天假,带着母女重新去找工作。

可母女俩眼界高了,端盘打扫的工作,再也看不上了。都吵着要么让周海峰再次帮她们找个工作,要么,就跟着王淑芳去雨平分校。

王淑芳跟她们耗了两天后,做出了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