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感知到的那声“幽灵低语”以及随之而来的Sh-01碎片大规模协同移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瞬间打破了“摇篮”内部维持了数日的、脆弱的僵持局面。
警报声在核心控制室内回荡,不再是单一区域的警告,而是代表最高级别威胁的、贯穿整个系统的全域红色警报。三维星图般的网络结构图上,原本零星散布的、代表已识别碎片的淡红色光点,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同步性,汇集成数股清晰的暗红色洪流,如同受到无形磁力吸引的铁屑,朝着几个关键节点汹涌而去。
“确认目标!”何婉卿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疾走如飞,调出被锁定区域的数据。“主要汇聚点一:深层历史档案库,物理隔离区delta。主要汇聚点二:第七能量中继枢纽,负责供应城市北区百分之三十的基础负载。次要汇聚点:多个次级数据交换中心……”
她的心沉了下去。历史档案库储存着“摇篮”自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核心数据备份、文明记录以及早期架构蓝图,是系统的记忆核心。能量中继枢纽则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动力命脉。Sh-01的选择精准而恶毒,它不再满足于潜伏和复制,而是要直接攻击系统的“大脑”和“心脏”。
“摇篮”系统的全域响应机制瞬间启动。之前布设的“共振陷阱”在碎片洪流的冲击下纷纷被触发,但单个陷阱的捕捉能力在如此规模的协同冲击面前显得杯水车薪,如同试图用渔网拦截海啸。更多的碎片无视了陷阱的吸引,或者说,它们以一种更高效的方式“覆盖”了陷阱——大量碎片同时涌入特定区域,导致局部能量场过载,反而使精密的陷阱系统短暂失效。
“遏制策略失效!碎片正在以指数级速度汇聚!目标区域相位稳定性急剧下降!”一名辅助AI发出急促的警告。
“启动紧急防护协议!”何婉卿下令,“对历史档案库和第七枢纽实施最高等级能量屏障!隔离所有非必要数据连接!净化脉冲准备,但暂不发射!”
她很清楚,在碎片高度汇聚的情况下,贸然使用大范围净化脉冲,极有可能对目标区域的关键设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可能引爆能量中继枢纽,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先建立坚固的防线,将威胁限制在局部,再寻找清除的机会。
无形的能量屏障在目标区域外围迅速生成,如同透明的墙壁。然而,Sh-01碎片的汇聚并未停止,它们撞击在屏障上,并非试图强行突破,而是如同附骨之疽般,开始沿着屏障表面扩散、渗透。它们不再模仿基础能量流,而是开始表现出一种更复杂的、类似“解码”或“同化”屏障能量结构的行为。屏障的能量读数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防御层正在被缓慢侵蚀。
“它在分析我们的防御!”马克紧盯着感知中那片越来越浓郁、越来越具有“攻击性”的暗红色阴影,“我能感觉到……一种‘解构’的意图,它在试图理解并瓦解屏障!”
与此同时,更令人不安的情况发生了。那些原本潜伏在网络其他角落、未被卷入此次汇聚的Sh-01碎片,开始活跃起来。它们没有向主要目标移动,而是像游击队一样,在网络中四处制造小规模的混乱:随机干扰次要数据流,引发局部的通讯延迟,甚至尝试攻击一些非核心但敏感的系统,如环境调节模块或部分区域的照明网络。
这是典型的佯攻和牵制战术!Sh-01在用这些分散的攻击吸引“摇篮”系统的注意力和防御资源,为主攻方向的突破创造机会。
“摇篮”系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算力来应对这些遍布各处的骚扰,全局防御压力陡增。控制室内,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警报声此起彼伏。何婉卿面色凝重,她意识到,Sh-01作为一个分布式智能,其战术协同能力和对战场形势的把握,远超他们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个病毒,更像是一个潜伏在系统内部的、拥有高度智慧的敌军指挥官。
“马克,”何婉卿转向脸色苍白的同伴,他的精神力在持续的高强度感知下已接近极限,“我需要你尝试做一件更困难的事。”
马克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你说。”
“不要只关注碎片汇聚的区域,”何婉卿语速很快,“分出一部分注意力,追踪那些进行骚扰攻击的碎片。尝试感知它们的行动,与主攻方向的碎片之间,是否存在更精细的‘指令’传递?主攻和佯攻之间,是如何协调的?找到那个指挥链条,哪怕只是一瞬间的波动!”
她相信,如此精妙的协同行动,必然存在一个更核心的指挥节点,或者一种更高效的通信机制。找到它,或许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马克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他将几乎枯竭的精神力再次凝聚,如同一个濒临虚脱的潜水员,强行向更深、更黑暗的信息海洋下潜。他必须忽略主战场上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去倾听那些分散在四面八方、细微却充满恶意的“幽灵低语”之间的潜在联系。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意识在庞大的信息洪流中飘摇,仿佛随时会被撕碎。然而,就在他感觉即将支撑不住的瞬间,一种奇异的“模式”如同黑暗中一闪而过的磷火,被他捕捉到了——
那并非清晰的声音或图像,而是一种……“节奏”。主攻方向的碎片集群,其能量波动和攻击模式,与某些特定区域的佯攻碎片之间,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妙、几乎无法察觉的同步“脉搏”。这种脉搏并非连续不断,而是间歇性的,如同一种加密的、心跳般的广播。
而且,他隐约感觉到,这种“指挥脉搏”的源头,似乎并不固定在某个碎片集群中,而是在……移动?它像一个幽灵,在网络的阴影中跳跃,利用那些进行骚扰的碎片作为中继点,向主攻部队传递着指令。
“指挥信号……在跳转……”马克用尽最后力气,艰难地吐出几个词,“它不在主要目标点……它在……利用佯攻单位……传递……”
话音未落,他身体一晃,险些瘫倒在地,被旁边的辅助机器人及时扶住。精神力严重透支,他已无法继续。
但这条信息至关重要。何婉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Sh-01的核心指挥单元并非固定在汇聚点,而是处于流动状态,这解释了为何它难以被定位。但也暴露了一个弱点——它需要依赖通信链路。
“锁定所有活跃的佯攻碎片区域!”何婉卿立刻调整策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位关联和信号传递延迟!我们要预测它下一个可能的‘跳转’节点!”
收缩的阴影已经露出了獠牙,但猎人们也终于窥见了这头隐形猛兽的一丝行动规律。一场针对幽灵指挥链的围猎,即将展开。
马克用精神力透支为代价换来的关键情报,为“摇篮”系统提供了全新的反击思路。Sh-01并非一个无脑汇聚的怪物,而是一个拥有流动“指挥中心”的智能网络。这个指挥核心通过特定的、活跃的碎片节点作为中继,向主攻部队发送指令。
传统的定点防御和清除策略效果有限,因为真正的“大脑”在别处。要想瓦解这次协同攻击,必须擒贼先擒王——定位并打击那个不断跳转的指挥节点。
“摇篮”系统立刻调整了算力分配,将重点从硬扛主攻方向的压力,转移到对全网所有异常相位通信的监控上。系统根据马克提供的“节奏感”和“脉搏”线索,建立了一个新的动态模型,用于筛选那些可能用于传递指挥信号的、极其短暂和隐秘的通信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