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淄川县城东,住着一位李大官人,名唤李着明。此人生得慈眉善目,最是乐善好施。街坊邻里但有个难处,只要求到他门上,从来没有空手而归的。
这一日清晨,李家大门才开,就见个汉子缩着脖子在门槛前打转。您道这人是谁?正是那同乡的王卓!
此人年过三旬,却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整日游手好闲。偏生李公心善,留他在家中做些轻省活计,平日给的工钱还格外丰厚。
这会儿只见王卓弓背搓手叹道:李老爷,您瞧我王卓这日子...家里灶台三天没冒烟了,娃儿饿得直哭...
话未说完,李公早已吩咐下人:快去粮仓量三升米来!
这王卓虽说懒散,倒也有几分小聪明。眼见李公这般好说话,竟挺直腰板说:恩公啊!我王卓虽是个没出息的,却也懂得救急不救穷的道理。您今日借我一石绿豆做本钱,待我学人做些小买卖,也好养家糊口不是?
好个李公!闻言不怒反喜,当即拍案道:好!难得你有这等志气!
当即命人打开粮仓,亲自看着装足了上等绿豆。那王卓扛起麻袋时,脸上喜色掩都掩不住。
谁知这一石绿豆,真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转眼过了一年光景,但见王卓照旧衣衫褴褛。问起绿豆生意,他先是推说遭了雨淋,又说遇上歹人,后来索性连人影都不见了。
管家气不过要去找他理论,却被李公拦住:罢了,他若真有本事,何至于此?就当是行善积德了。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这夜李公在书院读书,忽见烛影摇曳,王卓穿着一身白衣飘到跟前。
李公惊问道:“王兄弟这是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