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康熙年间,山东潍县地界有个李姓大户,家里有处闲宅子常年空着。这日清晨,忽听得门外铜环响动,开门一看,竟是个精神矍铄的白须老翁。
那老翁身着葛布长衫,手提榆木拐杖,开口便问:主家,贵府别院可愿出租?老朽愿出年租五十两纹银!
您各位可听真了,那年头五十两白银够买十亩良田!李家主事的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这老翁莫非是失心疯?
面上却堆笑应承道:老人家若中意,明日便可立契。
谁知老翁撂下话就走,往后十来日竟似泥牛入海,半点音讯也无。李家夫人等得不耐烦,催着当家的另寻租客。
恰在契约将定未定之际,忽见那老翁拄着拐杖笃笃笃闯进厅堂,瞪眼嚷道:好个李家主!明明与老朽有约在先,怎的又要另租他人?
李某连忙作揖回道:您老一去多日无音信,只当......
话未说完,老翁捋须大笑道:我既然要长住,岂能草率迁居?之所以延迟入住,是因十日后才是黄道吉日!
说罢从袖中掏出红布包裹,哗啦啦倒出五十两雪花银。
老翁嘱咐道:这是全年租金,即便宅子空置,也请勿另租他人!
过了约定之期三五日,那宅子仍静悄悄不见人影。李某心下生疑,蹑手蹑脚凑到宅院门缝窥看——哎哟喂!但见院内炊烟袅袅,往来仆从穿梭如织,分明住进了几十口人!
李某惊讶之余递帖拜访,刚叩门环,那老翁竟笑呵呵亲自开门迎客,拉着他的手直往里让:东家来得正好,刚沏的雨前龙井!
茶过三巡,李某试探问道:老丈仙乡何处?
老翁茶盏一顿,应道:老朽乃秦中人士。
李某倒吸凉气,又问:秦中距此两千余里,您老怎......
老翁忽压低嗓门叹道:贵乡是块福地啊!关中眼看要起刀兵,老夫这才举族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