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聊斋志异 > 第50章 《婴宁》--王生与婴宁拈花一笑定姻缘

第50章 《婴宁》--王生与婴宁拈花一笑定姻缘(1 / 2)

话说莒县罗店村有个书生叫王子服,这孩子从小没了爹,聪明绝顶,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

他母亲把他当心肝宝贝疼着,平常都不让他去郊外瞎逛。本来定了门亲事,是萧家的姑娘,可惜还没过门就夭折了,所以这亲事就一直耽搁下来了。

话说有一年元宵节,他表哥吴生邀他出去看花灯。俩人刚走到村口,吴家的仆人就急匆匆赶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子服一个人站在路边,看见街上大姑娘小媳妇三五成群,好不热闹,也就自个儿溜达起来。

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个姑娘带着个小丫鬟,手里拈着一枝梅花,那模样真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笑得又甜又美。

王子服一看就傻了眼,魂儿都飞了,直勾勾地盯着人家看,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了。

那姑娘走过去几步,回头对丫鬟笑着说:这小子目光灼灼,像个贼似的!

说完,把花往地上一扔,说笑着就走了。王子服赶紧捡起花来,心里空落落的,没精打采地回到家,把花藏在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吃不喝也不说话。

他母亲急得团团转,请和尚道士做法事,结果病更重了,人瘦得皮包骨头。请大夫来看,开了发汗的药,吃下去反而昏昏沉沉。

母亲摸着他问怎么回事,他就是不吭声。正好吴生来了,母亲让他悄悄问问。

吴生来到床前,王子服一见他就掉眼泪。吴生坐在床边好好劝他,慢慢套话,王子服这才实话实说,还求表哥想办法。

吴生笑道:兄弟你也太痴心了!这有什么难的?我替你打听去。她既然徒步在野外走,肯定不是大户人家。要是还没许人,这事准成;就算许了人家,咱们多花点彩礼,也能办成。只要你病好了,包在我身上!

王子服一听,立马笑了。吴生出来告诉姑母,就出去打听那姑娘住处,可到处问遍了,一点线索都没有。

母亲愁得没法子,不过自从吴生来过,王子服倒是有了笑模样,也能吃点东西了。

过了几天吴生又来,王子服忙问消息。

吴生骗他说:找到啦!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姨表妹,还没许人家呢。虽说近亲通婚有点忌讳,但只要说实话,没有不成的。

王子服喜笑颜开,问:住在哪儿?

吴生瞎编说:西南山里,离这儿三十多里。

王子服再三嘱咐,吴生拍着胸脯保证走了。

从此王子服能吃能喝,很快就好了起来。他呆呆地看着枕底下的花,虽然干了,却还没凋落,好似看着那姑娘本人一般。

过了些日子,王子服埋怨吴生不来,于是写信去请,可那吴生推托不肯来,王子服气得整天闷闷不乐。

母亲怕他再病,急着给他说亲,刚一提,他就摇头不愿意,天天盼着吴生来。

又过了些日子,一直没有吴生的消息,王子服更加怨恨,他转念一想,三十里不算远,何必靠别人?于是把梅花揣在袖子里,赌气自己去了,家里人都不知道。

他一个人孤零零走着,也没处问路,只管往南山走。大约走了三十多里,但见乱山重叠,满眼青翠,寂静无人,只有鸟道。

远远望见山谷底下,在乱树花丛中隐隐约约有个小村子。下山进村,看见村子里房屋不多,只有几间,都是用茅草搭成,不过很整洁。

有一户朝北的人家,门前种着垂柳,墙内桃树杏树特别茂盛,中间夹着翠竹,野鸟在里面叽叽喳喳叫。

王子服以为是谁家的花园,不敢贸然进去。回头看见对面人家门口有块大石头光滑干净,就坐下歇歇。

刚一坐下,就听见墙内有个女子拉长声音叫,声音娇细。

正欲站起身细听时,又见一个姑娘从东边往西走,手里拿着一朵杏花,低头往头上戴,一抬头看见王子服,就不戴了,笑着拈花进去。

王子服仔细一看——这正是元宵节遇见的那位!

他高兴坏了,可又想不出进门的借口。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从早晨磨蹭到太阳西斜,简直望眼欲穿,甚至都忘了饥渴。

那位姑娘也不时露出半张脸来偷看,好像好奇他怎么还未离去。

这时,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出来,看着王子服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小伙子?听说从早晨就在这儿待到现在。你想干什么呢?还不饿吗?

王子服忙起身行礼回道:我是来探亲的。

老婆婆耳背没听见,王子服又大声说了一遍。

老婆婆问:你家亲戚姓什么呀?

王子服答不上来。

老婆婆笑道:真是稀奇!连姓名都不知道,探的什么亲?我看你这小伙子是个书呆子,不如跟我来,吃点粗茶淡饭,家里有张小床可以睡。等明天回去问清楚了,再来找吧。

王子服正饿得想吃东西,想到还能趁机接近那姑娘,心里很是高兴。

他跟着老婆婆进去,只见门里白石铺路,两边都是红花,花瓣片片落在台阶上,曲曲折折往西走,又开了一道门,满院子豆棚花架。

老婆婆请客人进到屋里,但见那粉墙光得像镜子,窗外海棠枝探进屋里,桌椅床褥干干净净。

王子服刚坐下,就有人从窗外偷看。

老婆婆朝那人叫道:小荣!快去做饭!

外面丫鬟高声答应。坐下后,各自介绍家世。

老婆婆问:你外祖父是不是姓吴?

王子服答道:正是。

老婆婆惊讶地说:那你是我外甥啊!你母亲是我妹子。这些年因为家里穷,家里又没个男人,以致音信不通。如今外甥都长这么大了,我却还不认识。

王子服说:我就是为看姨妈来的,匆忙间忘了姓什么。

老婆婆说:老身姓秦,没有生养,只有一个女儿,也是妾生的。她娘改嫁了,留给我抚养。倒也不笨,就是缺少调教,整天嘻嘻哈哈不知愁,待会儿让她来见你。

很快,丫鬟摆上饭菜,老婆婆让王子服吃饱后,便唤丫鬟来收拾餐具。

老婆婆又说:叫宁姑娘进来。

丫鬟答应着去了。好半天,听见门外隐隐有笑声。

老婆婆又叫:婴宁!你姨表哥在这儿,还不快进来拜见。

那姑娘仍在门外嗤嗤笑个不停,丫鬟推她进来,她还捂着嘴,笑得止不住。

老婆婆瞪眼道:有客人在,嘻嘻哈哈的,像什么样子!

姑娘这才忍住笑站着,王子服向她作揖。

老婆婆说:这是王郎,你姨妈的儿子。一家人竟还不认识,真是可笑。

王子服问:妹妹多大啦?

老婆婆没听清,王子服又问一遍,那姑娘又笑得抬不起头。

老婆婆对王子服说:我说她缺少调教吧,这就看出来了。十六岁了,还傻呵呵的像个小孩子。

王子服说:妹妹比我小一岁。

老婆婆说:原来外甥十七了,是属马的吧?

王子服微微点了点头。

老婆婆又问:外甥媳妇是谁家的?

王子服回答道:还没有。

老婆婆说:像外甥这样的才貌,怎么十七岁还没娶亲?婴宁也没婆家,你俩倒也般配,只可惜是表亲,有点忌讳。

王子服没说话,眼睛盯着婴宁姑娘,一眨不眨。

丫鬟小声对姑娘说:目光灼灼的,贼样没改!

姑娘又大笑,对丫鬟说:去看看碧桃花开了没有?

说着站起来,用袖子掩着嘴,迈着细碎步子出去了。到了门外,才又放声大笑。

老婆婆也站起身来,给王子服安排好住处,又吩咐丫鬟铺好床。

老婆婆说:外甥来一趟不容易,住三五天再送你回去。要是嫌闷得慌,屋后有个小园子可以散心,也有书可读。

第二天,王子服漫步到屋后,果然有半亩小园,细草像铺了毯子,杨花撒满路,还有三间草屋,四周都是花木。

王子服穿花漫步,突然听见树上有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婴宁躲在树上。

婴宁看见王子服,又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掉下树来。

王子服说:别笑了,小心别掉下来!

婴宁姑娘忍不住,一边下树一边笑。可刚要下地,一失手就掉了下来,这才止住了笑。

王子服赶紧扶住她,悄悄捏了她手腕一下。姑娘又笑起来,倚着树走不动,好久才停。王子服等她笑够了,方才拿出袖中梅花给她看。

姑娘接过去说:这梅花都枯了,还留着干嘛?

王子服说:这是元宵节妹妹丢的,所以我一直留着。

姑娘问:留着它有什么用?